超声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2015年取得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2008年-至今天津市环湖医院超声科。主要从事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五篇,获得医学发明专利一项。于2012年以第一作者在《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发表《年龄与性别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超声观察》。同年,作为第五完成人与同事一起完成了科技成果《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研究》。2014年在《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发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内段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在2019年在《医疗装备》分别发表了一篇综述《高频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和论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同年,发表一篇SCI文章《β-Sitosterol Attenuates the Intracranial Aneurysm Growth by Suppressing TNF-α-Mediated Mechanism》,还作为第四完成人和同事一起完成科技成果《经颅多普勒诊断青年脑梗死患者卵圆孔未闭的应用价值》。
本人自2017年担任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控超声诊断技术天津培训基地主讲医师,带教过数十名全国各地医师,2018年完成国家级课题《经颅多普勒诊断青年脑梗死患者卵圆孔未闭的应用价值》。在临床诊断方面,本人每年完成8000余人次的经颅多普勒诊断,并对疑难病例诊断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尤其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的经颅多普勒诊断有着独特的见解并在各大会议上演讲。并且在2016年11月19日荣获天津医师协会超声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学术大会暨第九届超声造影研讨会中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的好成绩。不仅出色的完成了日常的工作,还在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及利用经颅多普勒诊断颅高压方面进行研究及临床诊断。亲自带教全国各地进修医生20余名以及科室下级医师。自2017年担任国家卫建委脑卒中防控超声诊断技术天津培训基地主讲医师,在天津市举办的各类超声会议上授课及参加演讲比赛。 在线上会议和线下会议演讲过《发泡实验阳性病例讨论》、《经颅多普勒评估颅内侧枝循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分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