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开颅取栓与复合再通——开启“生命通路”的尝试
来源:神经外科一病区 时间:2024.11.19

开颅取栓与

复合再通

开启“生命通路”的尝试

在守护人民安全的道路上,警察总是冲在最前线,用生命铸就生命防线。医务人员与人民警察虽然职业不同,但都践行着共同的初心使命,共同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平安。

当“警察蓝” 遇上“医生白”

2024年深秋,一位从警30余年的退休公安干警在家中突发急性脑梗死,天津市环湖医院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在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的指导下,神经外科复合脑血管病团队共同完成首例急性大血管闭塞的复合再通手术,为这位退休警察再次开启“生命通路”,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杨先生,72岁,入院前5小时醒后如厕时出现言语不清,左肢无力,摔倒在地,伤及头部,外院头CT后即刻转到环湖医院。查头MRI(磁共振成像)考虑急性脑梗死,头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术前昏迷状态

一场“海、陆、空”联合作战的战斗号角吹响,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相关医师,针对该患者进行多学科紧急协作联合会诊(MDT),急诊科赵文娟主任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个体化各项相关检查,神经外科取栓团队魏铭急行脑血管造影+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为患者行股动脉穿刺成功后,将介入器械(微导丝、微导管)沿着血管通路送至闭塞血管处,微导管越过闭塞血管,远端造影显示通畅良好,取栓支架释放,两次拉出支架可见少量血栓,介入取栓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法成功开通堵塞的血管,患者脑部仍处于缺血的危险状态。

第一次造影

取栓未成功

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丝毫犹豫,与家属沟通后,向神经外科专家组组长佟小光院长请示,立即启动复合再通方案——由神经外科复合脑血管病团队王红光副院长为患者行开颅取栓手术(备用方案:急诊脑血管搭桥手术)。手术顺利进行,术中暴露大脑中动脉,明显可见大脑中动脉血管硬化(红色箭头),位于大脑中-上下支干之间的蓝色血栓赫然呈现。

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手术中,王院长在显微镜下仔细地分离脑组织间隙,找到栓塞的血管后,应用临时阻断夹阻断上下支干,显微剪刀横向切开血管壁,提起血管壁,将血栓予以完整取出,血栓取出后可见血流喷出,整个开颅取栓过程犹如在黑暗之中摸索着希望之光,最终顺利将血栓从血管内取出。

术前

术后

患者术前术后对比,取栓完成后血管通畅,术后造影可见大脑中动脉M1段及上下支干血流通畅。

术前

术后


杨先生术前昏迷,不能言语。术后第一天07:45王红光副院长查房,患者神志清醒,可正确对答,四肢肌力V级,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杨先生行核磁灌注检查显示脑部血流恢复良好,好转出院。生命充满了挑战,杨先生万分感谢环湖医院、感谢神经外科复合脑血管病团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使他能够重新站立起来。

复合脑血管病团队成员王红光副院长在术后感慨地说:“开颅取栓手术与复合再通手术确实是新的尝试,风险也相对较高,但是得到了患者家属和医院专家组的支持。杨先生时值古稀之年,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情况相对复杂,这无疑又增加了手术的难度。看到最后血管成功再通,血流恢复正常,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天津市环湖医院作为天津唯一一家国家级高级示范卒中中心,脑血管病综合诊疗建设项目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市卫健委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秉持“破壁”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打破学科壁垒,保证患者安全,不断提高各亚专业诊疗技术和业务能力,实行多学科融合发展,使更多疑难危重患者能及时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为广大患者谋福音,全力以赴助力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