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七年病痛
生命危在旦夕
67岁的张阿姨(化名)
7年前因头痛查出颅底长了一个肿瘤(脊索瘤)
肿瘤位于大脑最深处极其凶险的位置!
它的前方是厚厚的骨头
后方紧贴着控制我们呼吸、心跳、意识的
生命核心——脑干
周围还密布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这个区域被称为神经外科手术的“生命禁区”
张阿姨曾经历过两次手术
但都未能彻底切除肿瘤
这次因为肿瘤再次疯狂生长
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时
张阿姨情况非常危急
说话困难,无法正常吃喝
连喝水、吞咽食物都做不到
只能通过鼻子插胃管灌入流食
巨大的肿瘤向前突入鼻腔咽喉
堵塞了食管
随时可能堵住气管
导致窒息死亡!
勇挑重担,迎战“不可能” !
天津市环湖医院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深度合作共建“神经中心”。面对张阿姨如此复杂危重的病情,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当即决定津蒙两地多学科医生组建攻坚专项团队,研判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顶级专家们共同挑战“生命禁区”!
患者不动专家动
全力奔赴 精心筹备
张阿姨的肿瘤巨大,严重压迫脑干,并已侵入咽喉、鼻腔,手术风险极高,堪称“在刀尖上跳舞”。为了打赢这场硬仗,两地专家团队进行了多次深入的线上会诊。双方反复研究手术方案,预演手术中的每一个步骤,推敲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了详尽的应对预案,力求万无一失。
天津市环湖医院由院长佟小光亲自率队,派出内镜颅底中心主任刘钢教授,脊柱神外刘伟主任、耳鼻喉+神外颅底于焕新主任、薛凯主任、翟翔主任、马越主任组成的两个手术组、手术室器械护士刘杰等手术团队,多学科协作争取彻底根治顽疾。
惊心动魄15小时
多学科接力 勇闯禁区
滑动查看图集
6月14日清晨,一场跨越津蒙两地、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高难度手术即将展开!天津市环湖医院内镜颅底专家团队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瑞剑团队并肩作战为患者保驾护航。
筑牢“地基”
首先患者俯卧,专家们首先进行颈后路手术,植骨并植入内固定装置,为后续深入颅底操作建立稳定的“支撑点”。
精雕细琢除瘤
患者转为仰卧,在神经内镜下,专家们经鼻腔-咽部这个自然通道小心翼翼地深入颅底深处。神经脊柱脊髓组、耳鼻喉科、神经颅底组、神经血管组的专家们轮番上阵,如同高水平的“接力赛”,在极其狭窄、布满重要结构的手术空间里,一点点地分离、磨除骨质、切除肿瘤。
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手术持续了近15个小时
凭借精湛的技术、默契的配合和顽强的毅力,专家团队最终成功地将这个深藏颅底、压迫生命中枢的巨大肿瘤基本完全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张阿姨神志清醒,四肢活动自如!这标志着手术取得了至关重要的胜利。目前,张阿姨正在接受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期待她早日康复,重享健康生活。
这场跨越津蒙两地的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是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津蒙卫生健康合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体现,是环湖医院兑现“派出最好的医生”承诺的有力证明,更是津蒙两地医疗卫生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共赢的又一典范!自2025年3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中心成立以来,短短三个月内,两院已完成20余例津蒙联合手术,这些手术涵盖了复杂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等高难度病例,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医疗技术水平,更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每一次成功的手术背后,都是两地医护人员无数次的沟通与协作,是双方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的结果。天津市环湖医院通过派出顶尖医疗团队,将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带到内蒙古,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则以其扎实的医疗基础和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舞台。这些合作成果,不仅彰显了津蒙两地医疗卫生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更为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共同为自治区及周边地区的百姓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守护更多家庭的健康与幸福。
天津市环湖医院内镜颅底外出手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