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患者的感谢信邮件
2025年6月9日,神外十一病区王思飞医生、魏铭主任和刘淑玲护士长收到了一份太平洋彼岸的感谢信,是来自3个月前在我院行动脉取栓手术的美国患者及其家属。
2025年3月3日深夜,天津市环湖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位来自美国的患者乘坐国际航班来到天津,飞机刚刚落地至天津机场时,突然严重眩晕发作、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病情危急,被紧急转运至天津市环湖医院,凭借医院急诊卒中绿色通道的高效运转和神经外科十一病区取栓团队精湛的医术,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事发突然,该患者经诊断延髓及小脑急性梗死,病因是后循环动脉闭塞,这是一种极其凶险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环湖医院急诊接到急救信息后,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展开。
急诊机械性血管再通术是这场救援的关键,手术难度极高,对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苛刻。王思飞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巧,精准操作,成功开通了闭塞的血管,为外国友人打开了生命的通道。术后返回科室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依然危重,需要依靠气管插管、肠内营养管等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神外十一病区医护团队精心守护,制定治疗方案,有效控制各种并发症发生,遏制病情进一步进展。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肢体活动和吞咽功能也慢慢改善。术后第3天,神志清楚,呼吸平稳,拔除气管插管,肢体已能自主活动。术后第8天,吞咽功能改善,拔除鼻肠管。患者及家属对救治效果十分满意,对神外十一病区团队的手术技术和患者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天津市环湖医院高效的卒中救治流程表示肯定。
患者写邮件当天是术后90天,他已经完全回归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非常高兴地与我们分享他与妻子的幸福生活。
患者术后第8天与术后90天
感谢信中文翻译全文:
致天津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特别是王思飞医生、魏铭主任和刘淑玲护士长,感谢你们——谢谢你们精湛的医术与无微不至的关怀。
2025年3月3日,我抵达中国天津探望妻子家人时突发脑卒中。当时我被紧急送往天津市环湖医院——这并非偶然选择,因为该院以卓越的脑卒中救治水平闻名业界。
王思飞医生迅速精准地诊断出我的后循环动脉存在栓塞,并指出血栓已危及延髓正常功能,可能在数小时内引发猝死,建议立即实施急诊取栓手术。我们签署了手术同意书,医护团队即刻展开了术前准备……那段时光对我和妻子而言,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手术前最后的记忆,是王医生用英语安慰道:别担心,我们是中国最顶尖的团队。这场持续四个多小时直至凌晨的手术结束后,苏醒时回想起他的承诺,我深刻意识到能被送到天津市环湖医院是何等幸运。
康复期间,护士长刘淑玲以流利的英语与我顺畅沟通,这对准确描述“持续性呃逆”这类特殊症状,以及向护理团队传达我的身心状况提供了极大帮助。
当病情转为稳定后,我被转入单人病房,健康状况持续好转,9天后顺利出院。
我们深深感激天津市环湖医院医护人员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近年来我曾在美国多家医院就诊,对比之下可以笃定地说,天津市环湖医院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医疗机构,其卓越服务将永远赢得我们发自内心的敬重与温情回忆。
天津市环湖医院一直致力于打造高效、精准的卒中救治体系,此次成功救治国际患者,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我院医疗水平走向国际的生动实践。神经外科十一病区团队将继续在院党委的领导下,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神经外科十一病区(脑血管病融合病房)介绍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十一病区(脑血管病融合病房)成立于2021年11月,是我院跨学科整合资源组建的多学科脑血管病诊疗团队。科室依托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和脑重大疾病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平台,致力于危重脑血管病救治。主要诊疗业务包括: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动脉瘤介入治疗、脑出血微创穿刺手术治疗等。科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脑梗动脉取栓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
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党支部书记魏铭同志,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美国芝加哥拉什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比赛特医院访问学者,国家卫健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带领团队长期奋战于卒中急救一线,与时间、病魔赛跑,年完成急性大血管闭塞取栓手术400余例,挽救了大量急危重症卒中患者。培养了一批兼具深厚理论功底和过硬手术技术的青年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