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环湖医院成功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 “生命禁区” 救援行动。一名患者因射钉枪操作失误,导致一枚长约5厘米的钢钉经鼻腔穿透鼻颅底,尖端直指颅内生命中枢,情况岌岌可危!这场救援中,神经脊柱外科刘伟主任团队与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与高尚医德,成为了患者生命的 “守护者”,而多学科协作更是此次救援成功的核心关键。
勇挑重任:刘伟主任团队的责任与担当
事故发生在周末,当神经脊柱外科专家刘伟主任接到急诊电话时,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放下手中事务与李琪医生共同赶往医院。此时,患者因 “鼻-颅”贯通伤,生命危在旦夕,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让患者与死神更近一步。刘伟主任深知情况危急,到达医院后,他迅速投入到救治工作中。
考虑到患者家属在外地无法及时赶到,刘伟主任通过电话与家属详细沟通病情并强调分秒必争的重要性。在取得家属同意后,立即着手准备手术。他的果断决策与主动担当,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也让家属在远方感受到了医者的温暖与负责。
精湛技术:多维度守护生命防线
面对这场复杂的手术,在麻醉科副主任张红涛、手术室护士为患者搭建“安全地基”的前提下,刘伟主任带领神经脊柱外科团队发挥了关键作用。术前,针对钢钉尖端毗邻的椎动脉、脊髓等关键结构,团队制定了严谨的开颅手术方案,为手术建立了 “双重保险”。术中,他们借助手术显微镜实时监测颅内结构,同步制定颅颈交界区保护策略,重点标记钢钉尖端与延髓、椎动脉的位置关系,每一步操作都精准到 “毫米级”,确保避开 “雷区”。
在“双镜联合” 协作中,神经脊柱外科医生如同 “颅内护航者”,与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翟翔主任指导何京川医生的 “鼻内探路” 紧密配合。经过4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团队成功将横穿鼻颅底的 “致命钢钉” 完整取出,且未损伤任何重要神经血管,充分展现了团队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
精心护理:细节中彰显人文关怀
由于手术部位在最为复杂的颅颈交界区,术后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脊髓的二次损伤,因此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护理团队在做好伤口护理的前提下,重点围绕中枢神经功能监测、颈椎稳定性、颅内感染防控、呼吸道管理及多系统并发症预防等核心难点展开精细化护理。通过悉心照料,患者意识清醒、四肢活动自如,神经功能评估未见任何异常,最终恢复到一切正常。
多学科协作:突破 “生命禁区” 的核心密钥
这场救援行动的成功,离不开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力量。
从急诊开通紧急救援绿色通道,到CT室及时行CTA检查明确诊断;
从麻醉科制定个性化麻醉方案确保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到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通过鼻内镜技术精准勾勒钢钉穿行路径;
从神经脊柱外科的精湛手术,到护理团队耐心细致的精心照护,每个环节都紧密衔接、高效配合。
此次救援再次证明了在复杂疑难病症面前,打破学科壁垒、构建 “全链条” 诊疗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学科间技术互补、资源整合,将原本单科室难以突破的 “生命禁区” 挑战,转化为多维度协同作战的 “安全救援”,为患者重启了生命通道。
神经外科十二病区(神经脊柱外科)介绍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脊柱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脊柱脊髓疾病的神经外科之一,治疗复杂的脊柱脊髓疾病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以显微微创技术为特色,治疗了大量的疑难、复杂脊柱脊髓疾病,包括脊柱脊髓肿瘤、脊柱脊髓外伤、脊柱脊髓血管病、脊柱退行性变和脊柱先天性疾病等。利用显微镜技术和电生理技术,显著降低了脊柱脊髓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神经脊柱外科每年治疗大量疑难复杂的脊柱脊髓疾病,包括寰枕畸形、严重的颈髓损伤、椎管内肿瘤、脊髓肿瘤、椎体肿瘤和脊髓血管畸形等。手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专家成员介绍
刘 伟
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擅长显微和微创技术治疗疑难和复杂的脊柱、脊髓疾病。包括寰枕畸形、脊柱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畸形、复杂的颈椎病、复杂的腰间盘突出和脊柱脊髓的先天性畸形手术。
每周二上午、周三上午门诊
杜春发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显微和微创技术治疗疑难和复杂的脊柱、脊髓疾病。包括脊柱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变、颈椎病、腰椎病、脊柱脊髓的先天性畸形、脊髓炎性病变、脊柱脊髓外伤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
每周四上午、周五上午门诊
翟鹏飞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在读,医学硕士。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神经鞘瘤、脊膜瘤;颈枕部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脊髓血管畸形。手术治疗、微创治疗。
每周四上午、周五上午门诊
李 琪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颅颈交界区畸形、椎管肿瘤、脊髓血管病变、颈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手术及微创治疗。
仝林建
医师,医学博士。擅长:椎间盘射频消融和神经阻滞、椎管肿瘤、脊髓血管病变、颈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手术及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