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资讯科普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圆满落幕​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 津门聚智,共绘脑胶质瘤防治新蓝图2025年5月16日至18日,一场汇聚全球脑胶质瘤领域智慧与力量的学术盛宴——“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在天津圆满收官。此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市环湖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单位承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数百名脑胶质瘤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临床医师、科研人员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他们从全球各地奔赴津门,在渤海之滨共同擘画脑胶质瘤防治的未来蓝图。 大会以 "传承、创新、转化、整合" 为思想引擎,精心打造了十五个特色鲜明的专题会场:从聚焦临床实战的 "柳叶锋芒之临床会场",到探索前沿科技的 "诊疗创新技术与策略会场";从激发青年才俊创意的 "胶质谜题之新锐会场",到深耕基础研究的 "基础与转化会场", 每个会场都如思想熔炉,围绕脑胶质瘤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技术革新、多学科协作等核心维度,展开高浓度、深维度的学术碰撞,靶向攻克领域内的关键难题,赋能我国脑胶质瘤防治水平的跃迁式提升。开幕式:致敬先驱与展望未来的“双引擎”时刻5月17日,大会开幕式在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隆重举行。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担任开幕式主持工作。佟院长依次介绍出席大会的重要嘉宾,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此次大会是脑胶质瘤领域的一次重要盛会,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碰撞思想的绝佳平台,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能够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脑胶质瘤防治事业的发展。 随后,领导致辞环节,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尤永平发表开幕致辞。尤永平教授以“十年跨越,未来可期”为脉络,回顾中国脑胶质瘤诊疗的蜕变之路,过去十年,我们从“跟跑者” 逐渐成为“并跑者”,未来更要构建“医教研产”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在致辞中,首先代表承办单位,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葛书记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医院在脑胶质瘤领域的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推动我国脑胶质瘤防治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任江涛教授致辞中则指出,尽管我们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仍需爬坡过坎,唯有持续深耕,才能让中国脑胶质瘤诊疗突破高原、攀登高峰。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王栩冬在致辞中,分别从政策赋能与行业引领角度,为大会锚定价值坐标,希望与会者以大会为契机,互相学习借鉴,积极探索胶质瘤防治新路径,以更高水平医疗服务促进百姓健康福祉。 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石丽英在致辞中指出,自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成立以来,显著提升了脑胶质瘤的规范化诊疗水平。相信未来脑胶质瘤学科定能突破发展瓶颈,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康复希望。 随后,在尤永平教授的主持下,大会迎来最动人的时刻——“致敬前辈”环节。浦佩玉教授作为中国神经外科领域的“拓荒者”,以数十载如一日的深耕细作,为脑胶质瘤学科夯基垒台。她的科研成果如 “智慧灯塔”,照亮了诊疗技术迭代的路径,她的育人精神如“火种”,在一代又一代学者心中燃起传承创新的烈焰。青年学者代表蒋传路教授以继承者的心声致敬浦教授,以显微镜般的严谨攻克学术堡垒,以灯塔般的胸怀培育后学,让学术血脉在传承中奔涌不息。当江涛院士为浦教授郑重授予感谢状,康春生教授手捧鲜花敬献恩师时,全场掌声如潮,这是对“甘为人梯者”的最高礼赞,更是对“接续奋斗者”的庄严动员。 大咖论道:全球智慧的“脑力风暴”开幕式后,大会正式进入精彩的报告环节。第一部分内容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建宁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傅震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蒋传路教授主持。江涛院士进行题为“Novel data-driven glioma treatment strategies”的专题报告。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教授围绕“无创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的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卑尔根大学比耶克维格·罗尔夫(Bjerkvig Rolf)教授以“Delineating Glioblastoma-Host Interactions using Brain Organoids”为主题,分享了使用脑器官描绘胶质瘤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儿童医院穆罕穆德·谢布尔·阿卜杜勒巴基(Mohamed Shebl Abdelbaki)教授则围绕“The Molecular LandscapeEvolving Targeted Therapies in Pediatric Low-Grade Gliomas”这一话题,分享了儿童低级别胶质瘤的分子图谱和演变中的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第二部分内容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志雄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吴劲松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毛庆教授、南部战区总医院王伟民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吕志民教授以“Metabolic reprogrammingimmune evasion in cancer”为主题,和大家详细探讨了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和免疫逃逸的相关临床实验进展。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刘海坤教授报告了“Predictive Patient Organoid:A Disruptive Platform for Brain Cancer ResearchPersonalized Neurooncology”相关内容。 佟小光院长以“从显微神经外科解剖视角评价脑胶质瘤手术”为主题,全方位地从显微神经外科解剖视角评价了脑胶质瘤手术。尤永平教授以“中国脑胶质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进行了汇报,系统回顾了中国脑胶质瘤的研究历程,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做了展望。 随后进行了“传承与创新,胶质瘤药物发展回顾”和“替尼泊苷治疗全脑全脊髓播散GBM患者的临床实践分享”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会,各位专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经验分享。5月17日下午,大会各分会场全面开启,学术交流精彩纷呈。5月18日全天,开设了青年会场、手术会场、诊疗创新技术与策略会场、全程管理与综合治疗会场、护理会场、基础与转化会场、生殖细胞肿瘤及放疗会场、神经肿瘤与神经科学会场、分子诊疗会场、病例分享会场等十个专题分会场,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脑胶质瘤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了脑胶质瘤诊疗技术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也为我国脑胶质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此次大会,与会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相信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脑胶质瘤防治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2025.05.19
详细介绍
跨区域协作再创佳绩!天津市环湖医院联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完成高难度颅底肿瘤切除术
跨区域协作再创佳绩“津青”合作完成高难度颅底肿瘤切除术在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带领下,近日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主任王虎赴青海地区,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通力合作,攻坚克难,成功完成一例复杂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标志着我院在跨区域医疗协作与疑难颅底疾病诊疗领域取得新突破。病例分享一名75岁的女性患者,因左眼视物模糊已有9个月,并且症状加重7个月,入院就诊。患者曾就多次就诊于外院眼科,考虑白内障诊断,并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后完善头颅MRI检查,提示左额颅底占位,考虑鞍结节脑膜瘤。该颅底深部肿瘤巨大,血供丰富,压迫重要神经及血管,手术风险极高。两院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评估,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最终,手术方案定为翼点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在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通力合作下,术中王虎主任充分分离外侧裂,首先处理肿瘤基底控制出血,发现肿瘤与视神经、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分支等结构关系紧密,镜下分块切除肿瘤,最终历时5小时完整切除肿瘤,视神经、颈内动脉等结构保留完整。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保留完好,目前恢复良好。“津青”合作此次合作充分发挥天津市环湖医院医联体资源共享优势,通过技术帮扶助力区域医疗水平提升。在院党委领导下,我院各中心和病区发挥新技术引领,与各医联体医院相关专业做好对接,确保此项工作务实高效推进,并希望能够长期合作,合作共赢。我院将持续深化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更多疑难重症患者提供精准救治。
2025.05.16
详细介绍
天津市环湖医院工会参加2025年天津市卫生健康系统青年职工健身操大赛取得佳绩
热烈祝贺天津市环湖医院工会代表队荣获2025年天津市卫生健康系统青年职工健身操大赛优秀组织奖!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之际,院工会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委工会联合委团委组织开展的市卫生健康委系统青年职工健身操大赛活动,通过大赛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展现职工风采。院工会按照大赛要求统筹安排,精心准备,邀请指导老师进行排练指导,从精神面貌、服装造型、动作技巧、展示表现力、编排创造等方面严格要求,统一标准,充分展现出健身操“健、美、力、新”的特点,并且经过无数次纠正形体动作,呈现出一套独一无二的健身操编排。在健身操展示预赛阶段中,仅用两周的排练时间经过参赛队员的不懈努力,从委系统3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16强队伍。5月10日,“韵舞飞扬 悦享健康”天津市卫生健康系统青年职工健身操大赛胜利召开,在决赛展示现场职工们队伍整齐、精神饱满,他们身着整齐的服装,面带灿烂的笑容,伴随着明快的音乐节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圆满地完成了健身操,充分展现了职工斗志昂扬、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经过比拼荣获比赛优秀组织奖。充分展现了环湖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靓丽风采,更加激励职工们以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为推动环湖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5.05.15
详细介绍
跨越学科壁垒,共筑生命防线——天津市环湖医院联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成功完成高难度鼻眶沟通肿物切除术
跨越学科壁垒共筑生命防线近日,天津市环湖医院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翟翔主任、王铭主任与医大眼科医院朱利民主任团队通力协作,成功为一名复杂鼻眶沟通肿物患者实施高难度肿瘤切除手术。此次手术是两家医院继2025年3月正式签约以来的首例高难度多学科联合手术,在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高位推动下,两院领导明确提出“脑眼疾病协同诊疗”理念,经过多次沟通促成我市神经与眼科两大专科联盟高效联动,为神经科、眼科多病共诊共治需求患者携来曙光。01 当肿瘤“跨界”生长 生命健康岌岌可危50岁的魏先生,2年余前曾因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行30次放射治疗,术后患者定期复查头增强核磁,术区均未见异常。直至5月余前患者出现左眼视物模糊及视野缺损,立即复查头增强核磁示:左侧筛窦及额窦异常信号,累及左侧眼眶,右侧额窦内异常信号。病程中患者密切随访,近日患者病情加重再次就诊于我院,经鼻内镜检查发现其双侧鼻腔呈术后改变,左侧额窦及筛窦区可见异常新生物,表面光滑,入院后再次行核磁检查可见肿瘤横跨鼻窦与眶内,紧贴视神经、眼外肌,解剖位置险要。若放任生长,可能导致失明、颅内感染甚至生命危险;而手术稍有不慎,则易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引发不可逆后遗症。这一病例被业内视为高难度手术,对术者的技术精度与学科协作能力提出极致挑战。02 多学科协作 破解“跨界”难题面对这一复杂病例,我院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迅速启动多学科联合会诊机制,特邀医大眼科医院朱利民主任加入诊疗团队。两院专家围绕肿瘤侵袭范围、手术入路选择及功能保护策略展开深入探讨:1.精准规划通过完善相关术前检查,量身定制经鼻内镜联合眶外侧入路的“双路径”手术方案,确保肿瘤完整切除与功能保护并重。  2.术中协作朱利民主任首先处理眶内肿物,实时评估眼球运动及视神经功能,翟翔主任及王铭主任凭借娴熟的鼻内镜技术精细剥离鼻腔及鼻窦内病灶,双方默契配合,成功规避血管破裂、脑脊液漏等风险。03 学科融合 引领精准医疗新时代鼻眶沟通肿瘤的切除犹如在“迷宫”中拆弹,任何单一学科都难以独立应对。翟翔主任表示,“唯有以患者为中心,建立跨学科‘作战单元’,才能突破技术天花板。”朱利民主任亦感慨:“这次合作不仅是技术的交融,更是理念的升华。未来我们将深化协作,让更多疑难患者受益于MDT模式。”此次手术的成功,突破传统学科界限,以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攻克技术难关,不仅挽救了患者的视功能与面部结构,避免传统分科治疗可能导致的多次手术创伤,以最小代价换取最佳疗效,更彰显了推动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建设,实现“1+1>2”的破壁协同的必要。未来,两院将在复杂颅眶沟通疾病、外伤性视神经疾病、视网膜动脉栓塞、眼底动脉栓塞的缺血性眼病等疾病上,合作探索开展复合脑血管外科治疗等创新多学科联合手术,通过整合双方技术、人才和专业优势资源,提高对脑眼相关复杂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探索脑眼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新技术和治疗新方法,共同推动神经眼科学进步。
2025.05.14
详细介绍
积极投身京津冀医联体建设,推动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走实走深——天津市环湖医院携手京津冀医联体医院开展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
为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积极落实京津冀三地卫健委《关于联合开展京津冀医联体义诊日活动的通知》要求,5月9日至11日,天津市环湖医院携手津冀医联体医院开展“现场义诊+远程会诊”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周活动。近年来,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关于京津冀卫生健康工作协同发展重要决策部署,主动谋划医疗资源配置布局,推动卒中防治分级诊疗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始终坚持“以技术+管理输出为双核心、以同质化的优质服务为目标”的医联体建设理念,作为天津市首家省级脑血管病防治技术牵头单位,持续发挥卒中防治区域龙头引领作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5月11日,由绩效与运营管理办公室(医联体管理办公室)联合医务科,选派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头颈神经肿瘤中心等优势学科的9位主任医师专家团队至沧州市第五医院(青县人民医院)开展大型现场义诊活动。义诊现场,专家们针对脑血管病、头痛、脑肿瘤、帕金森病、痴呆、癫痫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为前来咨询的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专家们还耐心解答了患者关于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等方面的疑问,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义诊现场人头攒动,环湖专家们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更以亲切的态度和细致的服务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即使到了活动结束时间,仍有临时赶来请求问诊的患者,两院管理人员一一记录积极打通就诊渠道并现场预约复诊时间。专家们深入病房,开展多学科现场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带教指导。两院医联体主管科室也对未来的合作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在医联体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协作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合作进一步深化奠定坚实基础。此次义诊活动累计服务群众约300人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医疗服务的直接输出,更是环湖医院与京津冀医联体医院深度合作、资源共享的生动体现。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治疗指导,专家们不仅为患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为合作单位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医疗水平的提升,增强了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除现场义诊外,天津市环湖医院脑血管病、神经肿瘤、颅脑创伤、神经免疫、神经影像等亚专业的7位专家在环湖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与河北省大城县医院、定州市人民医院、辛集市第一医院展开4例疑难病例多学科协作远程会诊。截至目前,环湖医院与医联体合作单位通过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已经进行了4次区域专科联盟单位联席会议,15例多学科疑难病历远程线上讨论,服务范围辐射新疆、青海地区,逐步实现了院际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同时推动了医联体之间的双向转诊和协作治疗,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内医疗服务的质量。未来,环湖医院将持续发挥三级专科医院在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龙头引领作用,通过常态化专家坐诊、高效远程会诊、系统化技术培训等多元举措,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把病人留在当地,把真正的医疗技术留在当地,为三地的人民群众增进健康福祉作出环湖贡献。
2025.05.14
详细介绍
1 7 8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