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手术治疗
特发性震颤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见过有人手或腿不由自主地抖动?这种看似简单的“颤抖”,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特发性震颤,以及其手术治疗方法——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以上肢远端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为特点,同时可伴有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震颤频率一般在4-12Hz之间。值得注意的是,30%-70%的患者中存在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过去,人们认为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良性、家族遗传性的单症状性疾病,但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如今已将其视为一种缓慢进展的、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
病例分享
一位57岁的男性患者,6年前,他就发现左腿开始慢慢加重颤抖,5年前左手也跟着抖了起来,到了最近半年,手抖的情况也逐渐加重。他自诉服用阿罗洛尔(1#,qd)药物有一定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动作性震颤愈发明显,像喝水、进食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动作,对他来说都变得异常艰难,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术前患者震颤明显,无法独立喝水,进食
患者来到天津市环湖医院,找到了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中心梁思泉主任团队。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专家们决定为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治疗,靶点为双侧后丘脑底核区(PSA)靶点。与传统的腹中间核(VIM)靶点相比,PSA靶点具有副作用小、刺激参数低等显著优点。手术采用局麻的方式,在术中测试时,就发现患者的震颤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梁思泉主任进行手术
术后电极融合和三维重建图像
术后震颤明显缓解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大脑里安装了一个“小开关”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一种神经调控治疗方法,通过在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发放电脉冲来调节异常的神经信号传递,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多种类型震颤,包括特发性震颤(ET)、帕金森(PD)震颤、红核震颤(HT)、下橄榄核变性(HOD)震颤、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震颤等,DBS手术可以有效改善震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靶点进行刺激,在上述病例中,选择的PSA靶点就为患者带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出现了类似的震颤症状,千万不要忽视,建议及时就医。特发性震颤虽然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