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资讯科普
天津市环湖医院《一部400热线温暖患者就医体验》案例荣获“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
喜 报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2023年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结果发布。此次征集活动全国共计有834家医院申报,累计1098个案例。经过多轮评审,我院报送的图文作品《一部400热线温暖患者就医体验》荣获优秀案例。 一直以来,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在市卫生健康委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党建引领医院发展,把党的领导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不断探索出“党建+”融合模式,塑造出特色鲜明的医院品牌文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思想保障。天津市环湖医院老年患者占六成以上,老年人更愿意通过电话咨询。但当时医院的咨询电话有9部,患者需要拨打多个电话辗转才能解决问题。患者“急难愁盼”问题就是院党委关注重点,把9部电话汇总到一条热线,400-802-7885这条24小时服务专线应运而生。“7885”与“请帮帮我”谐音,这也正是医院成立热线的初衷,患者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在环湖医院遇到的所有困难,是我们对就医群众的承诺。暖心环湖400热线自2020年12月成立至今接听群众来电55万例。2024年1-11月接听来电11.9万例。为患者及时解决了“咨询难”、“挂号难”、“就诊难”等各种就医困难,时时都在线,事事有人管,实现温馨服务零障碍、温暖人心零等待、温情话语零距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坚持党建引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建设特色鲜明的“暖心环湖”医院文化,400热线团队服务智能化、方式多样化、质量监督高效化、培训考核可量化,实现绩效考核一体化。打造环湖特色文化品牌、暖心特色人文服务。用最美最温暖的声音传递环湖医院对患者的关爱,让患者切身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不仅解决患者的就医困难,也疏解患者的担忧、苦恼、焦虑等心理问题,把医患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了患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接下来,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将持续推动党建与文化建设同向发力、深度融合、互融互促,紧跟市卫生健康委党委“1+4+4+1”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的引领作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北方医学中心贡献环湖力量。
2024.12.17
详细介绍
纪念Fukushima教授:复杂颅底-血管技术的传承、突破与展望
霜华迎纪念,盛会展宏猷。12月14日,在天津市环湖医院佟小光院长的积极倡议下,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主办,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神经外科科普专委会承办的“复杂颅底-血管技术研讨会暨Fukushima教授学术纪念会”在魅力津城成功召开。大会邀请了多名国际国内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及脑血管病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旨在缅怀Fukushima教授在该领域的卓越功绩,并深入探讨复杂颅底-血管技术的前沿进展。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业人士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会议由天津市环湖医院副院长王红光主持。他介绍了会议筹备背景与重要意义,强调Fukushima教授对复杂颅底-血管技术发展的开创性贡献。同时,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传递和分享该领域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先进的手术技术和宝贵经验。 会议伊始,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致辞,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提出举办此次纪念会,不仅是为了缅怀 Fukushima 教授的卓越功绩,更是希望搭建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让大家能够深入探讨、传承和发展他所开创的事业,在复杂颅底-血管技术领域继续砥砺前行,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而努力奋斗。 12月14日上午——“Fukushima 教授”纪念活动第一环节:主旨演讲由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姚声涛教授、天津市环湖医院王红光教授主持。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A. Samy Youssef教授在题为“颅底外侧显微镜联合内窥镜入路:是否过度操作?”的分享中提出,针对侧颅底病变治疗,联合显微镜与内镜入路的方式展现出有效性与安全性。此方法整合了两者优势,显微镜提供深度视野与稳定操作空间,内镜则可深入狭窄区域清晰探查,两者协同有助于精准处理侧颅底病变,减少手术风险与并发症,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临床实践参考与新思路拓展。日本东海大学Yoichi Nonaka 教授在“复杂颅底病变的外科治疗-传承福岛教授的手术技术”报告中,着重提及关键内容,强调手术器械的合理选用对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性,指出营造干净手术视野利于操作,同时点明对解剖结构足够熟悉更是精准施治、传承福岛教授技术的核心要点所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朱拉隆功国王纪念医院Udom Bawornvaraporn教授在“岩骨区病变的神经外科治疗”分享中,以117例患者为例进行验证,表明Fukushima教授命名的三角区极具适用性。同时强调在沿骨磨除操作时,务必要注重对GSPN的保护,并精准掌握好相关边界,以此保障手术效果。第二环节:我心中的Fukushima教授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苏宁教授、天津市环湖医院李庆国教授主持。 Fukushima太太满含深情地分享与Fukushima教授在中国的难忘历程,尤其是充满强烈求知欲的中国医生。希望他们继承遗志,打破国界的藩篱,在医学的道路上毫无保留地探索钻研,让Fukushima教授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息。Youssef教授、Yoichi Nonaka 教授、Udom Bawornvaraporn教授共同缅怀恩师。无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Fukushima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手术理念、创新探索的求实态度,都深刻影响着学生们,使其在医学道路上秉持信念,不断奋进,传承师恩。作为好友,Murouchi先生亲身分享与教授在生活中的点滴,Fukushima教授不仅是神经外科的巨匠,还是一位热忱的爵士爱好者,话语中满是对教授的敬重与思念。苏宁教授、佟小光教授回忆起Fukushima教授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卓越贡献,他是一位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复杂颅底-血管领域如璀璨星辰般的人物。他以无畏的勇气深入探索这片充满挑战的领域,在学术研究上,其开创性的理论成果如同一座座灯塔,为全球学者照亮前行的道路。12月14日下午学术交流主题一:内镜、颅底与复杂脑血管病搭桥技术由天津市环湖医院亢建民教授、薛凯教授主持。 汪永新教授讲述“颅底疾病诊疗历程”,结合地域特色,分享了新医大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神经肿瘤、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等方面独特的诊疗特色。马越教授的“颅底病变的内镜经鼻手术”分享令人瞩目,其采用经颅加经鼻多通道技术,整合多学科团队力量。依据患者个体差异,精心打造个性化方案,在权衡利弊中寻求最优选择,为颅底病变治疗开拓新视野,彰显现代医学精准与多元的魅力。佟小光教授以“福岛教授技术简介”为题,在分享中深入剖析内镜、颅底与复杂脑血管病搭桥技术。其中三项关键技术尤为突出:扩大中颅底手术入路、Fukushima血管搭桥和颈静脉结节相关技术,为攻克复杂病症筑牢根基,开启神经外科治疗新篇。 主题二:海绵窦区、岩斜区、颈静脉孔区技术总结与临床应用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朱涛教授、天津市环湖医院李庆国教授主持。 刘庆教授在“复发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治疗策”中,深入分析不同手术入路的优劣,精心规划多种手术方案。同时,提出一系列减少复发的应对策略,为攻克这一医学难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徐建国教授聚焦“华西颅底肿瘤手术分级方案及临床实践”,以丰富的病例为依托,生动展示了手术分级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细节与优势,从手术规划到术后评估,为颅底肿瘤手术的规范化与精准化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张晓华教授深入解析“360°显微颅底外科手术”,详细展示了多样的手术入路及手术通道,阐述其如何依据病变位置与特征灵活抉择。以精湛的专业见解,为神经外科同仁呈现出该技术全方位的应用要点。佟小光教授再次进行“福岛教授颅底技术总结”,以常规技术为基,融入巧思创新,孕育新技术,在实践打磨里,众多成果汇聚成经典技术。Fukushima 教授的手术技术堪称宝藏,蕴含着深邃的医学智慧与精湛技艺,为全球神经外科领域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珍贵的借鉴与启示,推动着整个学科不断向前发展与突破。 总结与展望 本次复杂颅底-血管技术研讨会暨 Fukushima 教授学术纪念会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会议通过一系列精彩的学术报告、深入的研讨交流以及丰富的病例讨论,全面展示了复杂颅底-血管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为国内外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会议对 Fukushima 教授学术成就的缅怀与纪念,也将激励更多年轻一代神经外科医生传承和发扬教授的科学精神与专业风范,勇攀医学高峰,为攻克复杂颅底-血管疾病难题、造福广大患者不懈努力。与会专家们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复杂颅底-血管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为神经外科领域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2024.12.16
详细介绍
环湖学术周丨手术演示活动介绍(第二轮通知)
2024.12.15
详细介绍
“中国康复医学会多学科康复诊疗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13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多学科康复诊疗工作委员会主办、天津市环湖医院承办的“中国康复医学会多学科康复诊疗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成功举办。此次会议以“多学科,多视角,精准康复”为主题,中国康复医学会监事长、党委专职副书记牛恩喜,中国康复医学会对外联络部主任李健,中国康复医学会多学科康复诊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通,天津市康复医学会秘书长张勇,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出席开幕式。工委会副主委、常委、委员和全国各医院相关学科主任等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天津市环湖医院副院长巫嘉陵主持。 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中国康复医学会多学科康复诊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通、天津市康复医学会秘书长张勇以及中国康复医学会监事长、党委专职副书记牛恩喜为开幕式致辞。 葛乐书记在致辞中提到,多学科诊疗思维和工作模式在我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神经康复诊疗工作已经融合到医院各个学科之中。环湖医院坚持高质量发展脑血管病急性期早期精准康复、帕金森病康复、眩晕康复、意识障碍和认知障碍康复等康复亚专业。期待通过本次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康复医学领域的发展。最后,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张通教授表示,多学科康复诊疗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的召开,离不开学会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环湖医院领导及同仁们的前期精心筹划和准备。多学科合作,多视角审视,才能将精准康复做好,希望通过本次年会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 张勇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天津市环湖医院积极参与学会工作,先后成立多个康复专委会,在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起到了引领作用。 牛恩喜书记在开幕式中,对我院能承办本次大会表示感谢。希望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提升学术引领力,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广和普及多学科康复诊疗的新理念新模式,推进多学科康复诊疗工作创新发展。学术交流开幕式后,会议正式进入到学术交流环节,大会就四个临床病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专业点评和广泛且严谨的学术探讨。病例一:前庭康复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由天津市环湖医院康复医学科前庭康复亚专业团队带来,一例小脑出血所致共济失调的年轻男患者的康复治疗,通过科学评估和针对性的前庭康复后,取得满意疗效。 李存江教授、张宝荣教授、朱宁教授进行了专家点评,充分肯定了前庭评估和康复技术的水平。 我院张玥主任以“眩晕的康复”为主题进行学术讲座,系统介绍了我院前庭康复体系的建设和亚专业发展情况,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肯定。病例二:冠脉三支病变心脏康复多学科会诊 杨大刚教授主持 张通教授、万春晓教授、张颖教授对病例进行了专家点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心脏康复科主任沈玉芹教授以“心脏康复”为主题进行了学术讲座。病例三:脊髓损伤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风险与个体化运动康复 闫彦宁教授主持 谢荣教授、韩红教授、李文兵教授进行了专家点评 南京市康复医学质控中心主任李雪萍教授以“脊髓损伤并发骨质疏松骨折的防治”为主题进行了学术讲座。病例四:脑损伤合并迟发性运动障碍康复 巫嘉陵教授主持 王宝军教授、邵明教授、王宏图教授进行了专家点评 张通教授以“迟发性运动障碍”为主题进行了学术讲座。大会闭幕式 李存江教授主持闭幕式并总结指出,中国康复医学会多学科康复诊疗工作委员会年会的成功举办,将积极推动康复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康复医学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响应国家健康战略,服务人民健康福祉。 我院作为大会承办方,高度重视,精心筹备,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圆满完成了会议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通过精彩病例和专题报告,为全国康复同道展示了环湖医院在学科融合发展、专病康复诊疗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会后多名国内专家到我院康复医学科进行了参观和深入交流,纷纷表示在人员进修和课题研究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合作。
2024.12.15
详细介绍
会议通知丨2024环湖功能神经疾病大会将于12月20-21日隆重召开
2024.12.12
详细介绍
1 10 11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