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资讯科普
环湖科普丨关注语言信号,早识别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不止于手抖的神经挑战01    帕金森病(PD)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全球约有 1000 万患者,预计到 2050 年这一数字将翻倍。提到它,人们往往先想到手抖、肢体僵硬、动作迟缓等典型运动症状,但这些并非疾病的 “起点”。    临床诊断中,医生通常依据运动症状判断是否为帕金森病,可此时患者大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已损失50%-60%,纹状体多巴胺耗竭达 70%,神经保护治疗的最佳时机已被错过。事实上,帕金森病还伴随大量非运动症状,其中语言和言语障碍极为普遍,且常比运动症状早出现多年,成为疾病早期预警的关键信号。语言异常:帕金森病的“早期哨兵”02    高达90% 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语言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声音质量看,患者可能出现声音变弱(虚弱性声音)、粗糙或气息性声音,说话时音量和音调缺乏变化,呈现单调的声调和音量;发音上,辅音和元音发音不精准,影响言语清晰度;节奏上,可能出现不恰当的停顿、说话速度忽快忽慢,甚至“口吃样”重复。    这些异常在疾病早期,甚至“前驱期”就可能显现。比如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患者,作为帕金森病的高危人群,部分人已出现音调单调、停顿延长等言语特征。在一项涵盖捷克、英语、德语等多语言的研究中,通过让受试者完成持续发“/a/”音、快速重复 “/pa//ta//ka/”、朗读短文等任务,仅“音调单调”这一指标就能区分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人,准确率达80%;若结合声音粗糙程度、发音速度等特征,还能识别出前驱期高危人群。科学检测:数字技术助力早期发现03    如今,数字语音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让语言信号的检测更便捷、高效。简单的言语任务,如持续发“/a/”音、朗读标准化段落等,结合专业软件或手机应用,就能对声音的频率、振幅、停顿时长等参数进行客观分析。    例如,通过分析声音的基频变化范围、谐波噪声比等,可精准捕捉声音质量的细微异常;测量元音空间面积、元音发音指数,能发现元音发音的不精准。部分手机应用已能实现初步筛查,让人们在家就能完成初步评估,但需注意,这类工具目前更多用于辅助预警,不能替代专业诊断。早发现早就诊:这些情况需警惕04    若自身或家人出现以下语言相关异常,且持续时间超过1 个月,应及时就医咨询神经科或言语治疗科医生:他人频繁反映“听不清你说话”“声音太小”,且并非因感冒、喉咙不适等短期因素导致;说话时音调缺乏变化,难以表达情绪,自己或他人感觉“说话没感情”;发音越来越不清晰,常出现“咬字不准”,如把“葡萄”说成“葡桃”“菠萄”;说话时停顿增多、节奏紊乱,或出现不自觉的言语重复;进行“快速说‘啪-他-卡’”等简单发音练习时,明显感觉不协调、速度变慢。    就医时,可主动告知医生语言异常的具体表现和出现时间,必要时进行言语功能评估相关神经影像学检查,为早期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早发现、早干预,能更好地保护神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参考文献:Fangyuan, C., et al., Speechlanguage biomarker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prediction, early diagnosisprogression. NPJ Parkinsons Dis, 2025. 11(1).
2025.09.22
详细介绍
环湖科普丨神经免疫疾病:当 “人体卫士” 错攻神经系统,这些知识你需了解
人体卫士: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人体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王牌武器,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清除入侵者如病毒、细菌,也可以识别和清除自体产生的肿瘤细胞、衰老细胞。它的存在保证了我们身体内环境的稳定,阻止了疾病的产生。 什么是神经免疫疾病?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拥有精准的 “识别系统”,能清晰区分 “外来入侵者”(如病毒、细菌)和 “身体自己人”(正常细胞、组织),只对 “外敌” 发起攻击。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套 “识别系统” 会出现故障: 病原体、肿瘤细胞 “伪装”成与人体相似的结构,导致免疫系统清除“异己”的同时错误攻击了正常组织; 免疫系统在环境刺激、情绪波动等因素影响下,出现功能紊乱,将正常组织当成 “敌人”,发起错误攻击。 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人体正常神经系统时,就会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引发一系列疾病,这就是神经免疫疾病。 神经免疫疾病包括哪些疾病? 当异常的免疫系统攻击大脑会造成自身免疫性脑炎、多发性硬化; 攻击小脑会造成自身免疫性小脑炎;攻击脊髓会造成急性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攻击神经-肌肉接头会造成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攻击周围神经会造成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免疫疾病有什么特点? 神经免疫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大部分好发于青壮年,女性更为常见。临床上具有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易复发、致残性高等特点。不同的神经损伤部位有不同的症状。 脑炎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癫痫、精神异常;小脑炎会出现共济失调;脊髓炎会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二便障碍;重症肌无力会出现波动性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会出现面瘫、四肢无力及“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 神经免疫疾病如何治疗? 神经免疫疾病需要给予免疫抑制及调节治疗以阻止异常免疫的产生,包括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传统免疫抑制剂、新型单抗类生物制剂及CAR-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神经免疫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且不同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存在差异,必须由神经免疫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长程、精准、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减少复发,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2025.09.18
详细介绍
金秋结硕果 丹心育英才——首届中华护理学会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班顺利结业
2025年9月12日,中华护理学会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班首批8名学员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圆满完成临床实践任务,并顺利通过理论、操作及个案汇报考核。首批学员的顺利结业,标志着我院作为中华护理学会神经外科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正式开启了神经外科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在为期4周的临床实践中,基地结合中华护理学会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及轮转计划,课程设计遵从“临床-教学-管理”三维能力培养,学员们深入神经外科病房及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学习了神经外科危重症护理、围手术期管理、神经专科技术操作和疑难病例护理要点。培训采取“一对一”带教模式,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及专科护士团队共同指导,强化了学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临床决策水平。 为突出神经专科操作考核实战性,基地也首次尝试使用QSCE考核模式,以全面考查专科护士在面临不同情境时的评估、决策及临床思维能力。在带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所有学员均以顺利通过考核,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近年来,我院作为中华护理学会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累计培养专科护士23人,同时作为天津市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累计培养专科护士40人。今年年初,护理部还成功申报了中华护理学会认证的首批神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神经外科护理专科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今后,我院将持续强化各专业基地建设,优化培养机制,推动相关护理专业向标准化、科学化纵深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专科护理人才、服务患者健康贡献力量。
2025.09.17
详细介绍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丨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天津市环湖医院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义诊活动
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认知功能衰退和行为改变。它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70%,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简称“世界老年痴呆日”)。今年主题为: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到2022年和2030年,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的目标要求,我们要增强全社会的老年期痴呆预防意识,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提高预防知识水平,降低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关爱患者及其家庭,建设友好的社会环境,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值此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到来之际,9月15日上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认知障碍专家团队主任医师王新平、周玉颖、纪勇、李攀、王盼、王艳、张淼、陆卉和副主任医师陈嫄,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宏图,以及老年护理团队蒋丽红护士长、姚春娟护士长、张惠红副主管护师在门诊大厅举行阿尔茨海默病义诊活动。 此次义诊活动旨在让广大市民科学、正确地认识阿尔茨海默病,做到“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改变陈旧的疾病观念,改变对患病老人的认知,以提高老人和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共创和谐老龄社会。义诊共接待患者、家属百余人次,答疑解惑、讲解病情,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义诊即将结束时,院党委书记葛乐亲临现场,对本次活动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未来工作的深化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与指导,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25.09.16
详细介绍
京津携手,共攀高峰——天津市环湖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成功举办学术交流座谈会
京津携手 共攀高峰 2025年9月14日,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冯国栋主任团队一行莅临天津市环湖医院参观交流。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内镜颅底中心主任刘钢及神经外科、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研究所、绩效运营办相关人员参与座谈。内镜颅底中心主任刘钢主持座谈会,他表达了对冯国栋主任及团队的欢迎,回顾了双方多年的合作历程。作为天津市环湖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的亲历者与推动者之一,对两院至今的合作成果感到十分欣慰与自豪。多年来双方在多学科联合手术、学术研究、临床技术交流等多个层面展开了深度合作,通过定期的病例讨论、联合科研项目以及人员互访等形式,不断推动着内镜颅底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该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临床应用新路径。北京协和医院冯国栋主任表示,两院自合作以来进行了多个开创性的合作,此次带领团队来访,希望大家能开拓视野,亲身感受神经外科与耳鼻喉科在颅底前沿领域是如何水乳交融、协同作战的,从而建立起跨学科的整体诊疗思维;同时,向佟小光院长、刘钢教授专家们学习,不仅是学习精湛的技术,更是感受对于医学事业的那份热爱、执着与创新精神。医学的未来在于青年,合作的活力源于交流。希望今天两院医师建立友谊,播下合作的种子。 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带来精彩讲座。佟院长的讲座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围绕环湖医院在神经外科,尤其是颅底外科领域的历史发展沿革、临床诊疗经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展开,一部分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青年医师的成长”,寄语在场医师不只局限专业,还应拓宽知识的广度,激发内在驱动力与执着的匠心精神。讲座过程中,佟院长旁征博引,结合大量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在场医师受益匪浅,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最后,佟小光院长作总结讲话。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多学科协作,将两院的优势学科强强联合在高难度内镜颅底手术领域深化合作;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完善人才交流与培养机制,共同打造一支技术全面、能力过硬的复合型医疗团队;三是探索科研创新与平台共享,联合天津高校科研力量,在颅底专业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致力于打造国家级颅底外科研究和创新中心。 冯国栋主任团队一行参观吉兆院区研究所解剖实验室和手术室 参观天塔院区建设 为了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颅底外科领域形成技术引领,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天津市环湖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深度合作共建颅底外科中心。自合作以来,已经成功实施了40余例超高难度及复杂颅底手术,完成了环湖医院开院以来的第一台耳内镜中耳手术、实施“肿瘤切除+人工耳蜗植入”一体化手术,填补了天津市该领域技术空白、联合侧颅底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及血管外科共同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同时开展“支撑内镜技术”临床新技术1项、互派员工培训3人、开展“颅底(颅脑)循环相关病变及重建的有限元分析与规划”科研课题,协和-环湖-同仁颅底显微解剖学习班也为全国各地医院输送了众多优秀的神经外科专业人才。 两院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持续加强交流与合作,以“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为理念不断前进,不断探索颅底外科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为更多疑难患者真正地解决病痛,共同推动颅底外科事业的发展。
2025.09.15
详细介绍
1 2 3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