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专题专栏
08
2024.01
国务院印发《意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为更好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功能作用,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按照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以及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对宏观经济运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重要调控作用。《意见》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全面覆盖、支持企业发展、体现全民共享、优化布局结构、提升预算绩效,到“十四五”末,基本形成全面完整、结构优化、运行顺畅、保障有力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意见》围绕任务目标,明确了3方面重点改革措施。一是完善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机制。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覆盖范围,健全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收益上交机制,优化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收益上交机制。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管理,确保利润数据真实可靠,及时足额申报和上交收益。二是提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效能。优化支出结构,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加强支出管理,坚持政策导向,区分轻重缓急,提升资金安排使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精准性。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探索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整体绩效评价。三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国有企业名录管理,出资人单位应当定期统计所出资企业的数量、资产权益、损益等情况,建立所出资国有企业名录。完善预算编报,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编制质量。主动接受人大和审计监督。《意见》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支持国有企业依法自主经营,依法依规做好国有资本收益收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等工作。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和指导职责,组织做好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草案编制、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等工作。出资人单位要组织和监督所出资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加强对资金使用、决算的审核监督。
2024.01.08
查看更多
05
2024.0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月4日全天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每年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安排有利于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利于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强大战斗力,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这次会议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听取5家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目的就是要把这项制度坚持好、完善好。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履职尽责,切实加强党组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为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大以来,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新一届中央书记处积极主动作为,认真履职尽责,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指导群团建设和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工作。会议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最高政治原则,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敢作善为,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下形成合奏,紧扣一个“实”字抓好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会议强调,新的一年里,中央书记处要围绕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部署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立足自身职责,强化政治担当,扎实履职尽责,提高议事办事水平,突出重点、抓好落实,继续完成好党中央交办的各项任务。
2024.01.05
查看更多
03
2024.01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1月2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精神和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元旦假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研究市两会有关事宜。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市政协主席王常松,市委副书记陈辐宽,市委常委,有关市领导出席。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征程上的对外工作、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要认真学习领会,与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结合起来,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从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扎实做好我市对外工作。要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不折不扣完成好党中央交办的外事任务,稳步推进鲁班工坊建设,建好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对外开放平台,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要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找准自身定位,深化民间外交,加强对外宣介,促进交流交往。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对外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纪律要求,加强规范管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外事工作队伍。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读懂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历史情怀、天下情怀,读懂2023年我国奋进的步伐和取得的成就,读懂“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的重要论断,读懂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前行方向,读懂“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奋斗目标,充分调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统筹做好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抓好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落实,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力争一季度开门红,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认真总结元旦期间我市城市运行服务保障的有效做法,统筹做好春节期间各项工作,保障水电油气热等稳定供给,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安排好节日活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确保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节。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切实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要切实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天津实践的历史主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切实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实际成效,深入实施“十项行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加强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天津力量。会议强调,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全面履行党组职责,在实施“十项行动”中主动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安全稳定付出了艰苦努力。新的一年,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紧扣中心大局担当尽责,聚焦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等重点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加强党组自身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推动作风建设,着力打造模范机关和过硬队伍。要精心做好市两会筹备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好会议文件,合理安排各项议程和活动,严肃会风会纪,确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2024.01.03
查看更多
02
2024.01
聆听新年贺词,感受中国步伐、信心与温度
  打开电视、收听广播、浏览网页……对于14亿多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年一赴的“约定”——辞旧迎新的时刻,于夜色斑斓、万家灯火中,以各种方式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  字里行间,不仅有经历的风雨、美丽的风景、沉甸甸的收获,更有来年的目标、未来的计划,令人回味无穷。  今年的贺词中,记录着中国步伐——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贺词开篇,“步伐”两字鲜明醒目,刻画了中国奋进的姿态。  从风雨中一路走来,中国靠的正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健前行,积跬步以至千里,始终保持积极发展之势。  回首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用“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总结了我们的国家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发展历程。  步伐中,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粮食生产‘二十连丰’”……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中展现强劲韧性,交出稳中求进的精彩答卷。  步伐中,我们看到区域发展崭新成效。  “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今年以来16次国内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打通经络、指明方向、开创新局。  步伐中,我们看到发展质量更高、成色更优。  “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一项项亮眼的科技成果,传递出中国要实现的发展,绝不是追求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而是着眼科技含量更高、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更强的发展。  “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一幕幕崭新气象,描绘了中国的活力画卷。  贺词中,洋溢着中国信心——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习近平总书记语气沉稳坚定,给了大家直面挑战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  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  “风雨”之后,必有“风景”:“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心从何而来:  “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在贺词中,他点赞“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感动于“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  信之弥坚,行则愈远。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年年过,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这样砥砺前行。  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贺词中提到的文明印迹,让人不禁想起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个重要论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正是有这样的信心,今天,拥有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在追梦圆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贺词中,传递着中国温度——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习近平总书记推心置腹、娓娓道来,让人心头涌起阵阵暖意。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从孩子的抚养教育,到年轻人的就业成才,再到老年人的就医养老……一件件民生小事,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牵挂的“国之大者”。“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从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到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再到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生活图景,正是每个人都能“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好日子。  人民,从来都是新年贺词的主角。  在习近平总书记身后书架上,一张张同人民在一起的照片,更让人倍感温暖——广西的万亩甘蔗林中,同蔗农笑着走在一起;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广东的古老荔枝树下,同现场技术人员亲切交流……光影定格一个个瞬间,传递着始终如一的温度。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  聆听贺词,凝聚力量。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满怀对未来的信心、秉持中国的温度,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朝着既定的目标一往无前!
2024.01.02
查看更多
02
2024.01
把准中医药发展“方向盘” 种好高品质生活“责任田”——记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党支部
走在前作表率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十项行动”见行见效(五) 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  中医医院增加服务供给,开设晨诊、午诊、夜诊,专家门诊不再“一号难求”;基层医院中医药服务网络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百姓身边有了“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2023年以来我市在中医医疗机构中推广实施一批惠民措施,百姓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如何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党支部强化党建引在前、领在先,系统谋划、统筹布局,开创性地开展中医医疗集群建设工作。党员干部组成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进行10余次基层调研,召开20余次专家论证会,随时与相关委办局协调沟通难点问题……随着我市中医医疗集群建设方案最终确定,纵向推进国家重点专科、市级重点专科、基层医院三级组织架构建设,横向推进中医专科联盟建设,优质中医医疗资源通过横纵联合助推下沉到基层。“中医医疗集群建设的目的就是实现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分级诊疗,让百姓不用跑三甲医院就能享受中医专家团队服务。”支部书记于春泉说。南开区2023年3月被推荐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申报单位,中医处党支部迅速组建工作专班研究、起草申报方案。连续一个月,大家每天专题研究、讨论、梳理、分析,最终制定了“薪火相传”“大医精诚”“杏林春暖”等津沽中医特色传承创新“十项行动”内容,形成较完善的申报实施方案。2023年5月,南开区参加国家竞争性评审会并成功入选,最终被确定为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申报成功后,专班党员干部又紧锣密鼓地投入到项目实施工作中。支部书记抓党建、带队伍、促业务,支部党员主动履职尽责、积极发挥作用……中医处党支部一个党员一面旗,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以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姓高品质健康生活的奋进路上,把准前进“方向盘”,真正种好“责任田”。中医一附院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他们全力统筹推动,形成“以针灸为特色,一核两级”业务思路;让百姓享有公平可及、系统全面的中医治未病、康复服务,他们明确总目标、任务图、时间表,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他们鼓励中药老字号企业参与试点开办名医堂,不断拓展中医药产业健康服务新业态……中医药事业发展“阵地”上,处处都有支部党员干部的身影。于春泉说:“为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是天津中医药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支部党员干部将当先锋、作表率,始终保持出发时‘赶考’心态,积极落实‘十项行动’部署,答好每篇‘试卷’。”
2024.01.02
查看更多
1 16 17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