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党建之声
习近平:期待在天津同各成员国领导人会面 共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大计
7月1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的各国外长和常设机构负责人。习近平指出,今年将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我期待在天津同各成员国领导人会面,共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大计。
2025.07.17
查看更多
如何纵深推进学查改?
纵深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已到关键时候,问题整改整治任务很重。此时千万不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歇歇脚松松劲的想法,反而要再次审视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深入学习党中央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思路、措施,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不走过场。   怎么学?深入学习党的自我革命思路、措施,结合问题、联系实际学。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名党员都要扪心自问,通过学习教育有没有把党的作风规定融入思想和血液,有没有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有没有涵养“知所从来”的定力、保持“识其所在”的清醒、积蓄“明其将往”的自信。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党政机关应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谋划新实践,企业应紧密结合生产经营,乡镇街道应着力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农村基层应注重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结合起来……各级党组织务必结合不同层级、地区、领域、行业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学习教育,有针对性地抓好学习转化。   怎么查?查摆问题要具体深入,注重查找突出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党的自我革命方面还存在不入脑、不走心,当看客、做局外人,说归说、做归做,搞选择性、阶段性的严,对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及时提醒纠正,帮出了事的单位“捂盖子”、想大事化小欺上瞒下等突出问题,各级党组织既要严格对标对表党的自我革命思路、措施主动查,也要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途径认真找,还要通过警示教育结合反面典型案例深刻剖析。   查问题的过程,就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其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学习教育强调“开门教育”,就是要紧紧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贯穿全过程。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没有得到重视?解难点、治痛点、疏堵点有没有下足力气?各级党组织应该抓紧时间深入检视剖析、查漏补缺。   怎么改?要动真碰硬,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纳入集中整治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11个方面突出问题,问题清单指出的调研扎堆、违规操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等问题,以及文件“红头变白头”、会议“大会变小会”等隐形变异作风问题,都是学习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改的过程不可失之偏颇,要系统地、全面地分析研判突出问题,精准制定整改措施,加强跟踪调度问效,一项一项抓落地。务必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做到真管真严不含糊、敢管敢严不手软、长管长严不懈怠,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学习教育时间紧、任务重。只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才能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真正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2025.07.12
查看更多
这些“心意”不能收送!
2025.07.10
查看更多
@党员干部,牢记“五把戒尺”
2025.07.10
查看更多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以学促干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群众“关键小事”就是作风建设“大事”
用好群众“监督尺”,打好学、查、改“组合拳”,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刀刃向内、靶向发力,从群众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深入查摆短板、“医”心为民办事,让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百姓触手可及的温暖。以开门教育畅通“群众心门”“就医时扫个码就能给医院提建议,方便又贴心!”来院治疗的患者王桂芬大娘,在使用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近开发的“有事‘码’上说”小程序后称赞道。走进这家医院,门诊大厅、住院部走廊等地,随处可见“有事‘码’上说”的二维码标识。“自学习教育启动,我院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通了这个小程序,大家用手机一扫,随时随地反馈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这套‘预防—响应—化解’的全链条医患沟通新机制自推行以来,已收到千余条意见反馈,这是我院坚持开门教育、接受群众监督、抓整改见成效的具体做法。”该院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前不久,有患者及家属通过“有事‘码’上说”反映医院门诊大厅外车辆减速带地砖凸起,给坐轮椅的患者带来不便。该院投诉中心接到反馈后,立即联动相关部门,仅用一周时间,就将医院各出入口的地砖更换为沥青路面,既保留了减速功能,又为坐轮椅的病患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深查实改、见行见效,一个个“小诉求”的高效解决,让患者真切感受到就医环境的暖心变化。天津市人民医院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优化医疗服务的强劲动力,深入一线调研问需、精准发力整改落实,切实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多人间病房空间小、舒适度差、私密性不足,希望住院环境能改善。”这是该院班子成员在深入门诊和住院病区走访调研时,患者及家属反映最集中的诉求之一。该院党委迅速系统梳理出病房空间布局、功能设施、隐私保护、配套服务等4个方面具体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一场以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为核心的环境升级工程随即启动。“我们日前对A座、C座、E座三栋建筑的病房及医疗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升级改造,涉及总建筑面积近3.4万平方米。一方面优化了病房结构,将部分病区的多人间病房改造为单人间或2至3人间,提升住院舒适度和私密性。一方面完善功能布局,对手术区、消毒供应中心、血库等关键医疗功能区提升改造,优化诊疗流程。同时升级硬件设施,更新室内装修等,为患者及家属打造更加安全、安心的环境。”该院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医院推动作风建设与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以开门教育畅通“群众心门”。用优良作风办好“关键小事”学习教育有没有成效、作风问题有没有解决,群众的感受和满意度才是最终的标准。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天津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党员干部发现,许多患者虽成功闯过急危重症期,却因后期康复中存在不足或不当,导致病情反复或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影响生存质量。为此,重症医学科牵头联合康复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创新构建“治疗—康复”一体化模式,在治疗重症疾病的同时,针对不同患者需求,制定并实行“一人一策”的精准康复方案。该院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各临床科室主动靠前服务、担当实干,一批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得到有效解决。医院重症医学科相关负责同志说:“我们给气管切开患者量身打造呼吸康复体系,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科学安全的‘阶梯式康复计划’,还根据不同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制定并落实早期康复策略等。一体化模式实行后,显著提升了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和远期生存质量,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更多患者尽快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使作风建设有了百姓‘看得见、感受到’的新气象、新变化。”“有你们帮着引导,看病踏实多了”“‘红马甲’让老年人少走好多冤枉路”……如今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每层均设有志愿服务点位,青年党员干部、退休老党员等变身“红马甲”志愿者,为患者耐心引导、悉心讲解,让就医体验大大改善。该院以作风建设激发医院党员干部破解难题、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为更好服务患者,医院陆续开通老年衰弱和老年眩晕特色门诊、睡眠门诊、体重管理中心等13个特色门诊,为患者提供针对特定疾病的精细化诊疗服务。该院还开设华北地区最大,集医疗、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中医综合治疗门诊——特色疗法中心,患者可体验近百种中医特色治疗。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我院坚持把学习教育与办好办实群众‘关键小事’结合起来,并将其当成作风建设‘大事’,用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2025.07.03
查看更多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