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内蒙的李女士(化名),42岁,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头痛噩梦":从颈部隐痛到起床时"炸裂样头痛",头晕的不能站立,每天只能平躺,头晕目眩,恶心乏力,多喝些水会感觉好些。间断进行过颈部按摩等治疗,曾到过多家医院就诊治疗过,找不到头晕乏力的原因。
近日,患者慕名来到天津市环湖医院就医。从查找颅内低压原因到发现颈髓脑脊液漏口,到手术修补瘘口……这个困扰患者多年的难题,最终通过副院长巫嘉陵带领的神经内科团队精准诊断,神经脊柱外科刘伟主任团队的手术治疗后,患者可以随意站立行走,头晕目眩症状消失,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病情回溯:
从误诊到确诊的惊心历程
01
初诊困境
李女士三年期间头颈痛,近1个月加重,头晕目眩,头颈部疼痛。行腰穿检查,测定颅内压力为30mmH2O(正常值为70-200mmH2O),被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在其他医院按照“颅内低压”或“低颅压”进行治疗,症状短暂缓解,停止治疗后,仅能平躺,起床时出现"刀劈样头痛"(典型体位性头痛)。
02
精准锁定
经神经内科巫嘉陵副院长治疗,诊断为颈髓脑脊液漏:
脊髓核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环湖医院医学影像科韩彤主任团队发现颈段硬膜异常信号,考虑脑脊液漏出。
腰穿证实为低颅压综合征。
术前核磁共振脊髓水成像
神经脊柱外科刘伟团队:
进一步行脊髓腰大池照影,明确脑脊液瘘口位置在C2和C6神经根出脊髓处。
临床诊断为自发性颈段脑脊液漏(C2/C6双漏口)及低颅压综合征。
术前椎管照影造影剂渗出
手术揭秘:
毫米级漏口的精准封堵
关键技术——“自体组织修补术”四步法:
立体定位:术中C臂导航精确定位C2/C6神经根。
显微探查:右侧C2/C6神经根袖套处发现瘘口,直径2mm,并有神经根疝出。
自体移植:取颈部筋膜+皮下脂肪封堵。
多层加固:肌肉瓣覆盖缝合。
技术突破点
神经电生理实时监测:避免神经根损伤
术中精准找到瘘口封堵
术后即刻疗效:头痛评分从9分降至2分(VAS评分)
术后24小时内,患者需保持平卧位,同时实施腰大池持续引流,以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出院标准如下:
术后72小时内无体位性头痛复发;MRI及脊髓水成像复查结果显示,修补处无渗漏。
“终于能正常起床了!”
术后一周,李女士感叹:“终于能正常起床了!”曾经令她困扰的头痛症状已完全消失。复查结果显示,脑脊液压力已恢复至120mmH₂O,处于正常范围,为她带来了久违的轻松与希望。
术后复查核磁共振水成像渗出的脑脊液消失
学科协作亮点
1.多学科合作:神经内科症状锁定、医学影像科精准成像、神经脊柱外科手术封堵
2.治疗关健:准确找到硬脊膜的瘘口,精准封堵,术后腰大池引流
3.环湖特色:这是我院首例完成的硬脊膜瘘导致的低颅压手术治疗病例
专家警示:
这些症状警惕脑脊液漏!
以下几种情况符合建议尽早就诊的指征:
1. 头晕目眩与头颈部疼痛:当您坐立时出现头晕目眩,同时头颈部疼痛加剧,而躺卧时症状有所缓解。此外,还伴有颈部僵硬、恶心和乏力等症状。
2. 喷射状呕吐与硬膜下积液:出现喷射状呕吐,且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存在硬膜下积液。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请务必尽早就诊,以便及时获得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治疗。
专家介绍
刘 伟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十二病区(神经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擅长显微和微创技术治疗疑难和复杂的脊柱、脊髓疾病。包括寰枕畸形、脊柱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畸形、复杂的颈椎病、复杂的腰间盘突出和脊柱脊髓的先天性畸形手术。
出诊时间:周二、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