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专题专栏
22
2024.10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
10月21日,十二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市级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定》重要改革举措分工方案、关于以深化改革促进盘活存量的实施意见、天津市知识产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天津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部署推动我市有关改革工作。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陈敏尔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喻云林,市政协主席王常松,市委副书记陈辐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和有关市领导出席。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中央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把准改革的战略重点和优先方向,把改革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增强改革政策取向一致性,确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落到实处。聚焦市委全会确定的改革重点,组织实施好分工方案,加强对全市改革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推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我市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链集成创新为抓手,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积极探索,努力塑造开放新优势,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梳理风险点,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会议强调,要对标对表党中央部署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把盘活存量作为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抓好以深化改革促进盘活存量的实施意见落实,盘活用好存量资源,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健全盘活存量体制机制,探索盘活存量资源资产的路径,在存量载体中导入新产业、新业态,从盘活存量中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充分激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力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改革统筹协调机制,提高盘活存量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会议强调,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抓好知识产权领域财政体制改革任务落实,建立知识产权领域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区两级财政关系,增强财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职能作用。推进知识产权与各类生产要素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知识产权落地应用,让发明者、创造者、知识产权拥有者用“智”换“金”、获得实惠。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坚持改革方向,稳步深化探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健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强化统筹推进,加强协调配合,健全评价体系,落实好林长制,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2024.10.22
查看更多
21
2024.10
习近平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40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要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进一步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国际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助力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打造数字产业、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20日在天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会上传达习近平重要指示并讲话。何立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努力开创经开区工作新局面。商务部、中央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天津、江苏、安徽、广西和部分国家级经开区负责同志作了发言。
2024.10.21
查看更多
18
2024.10
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 扭住目标不放松 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新华社厦门10月1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福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扭住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在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和省长赵龙陪同下,先后来到漳州、厦门等地,深入乡村、红色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考察调研。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时,步行察看澳角湾海域环境和村容村貌。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时,步行察看澳角湾海域环境和村容村貌。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时,了解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交易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时,了解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交易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时,同渔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时,同渔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15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漳州市东山县考察。该县东南部的陈城镇澳角村三面临海,近年来走出一条以海兴村、以海强村的新路子。习近平步行察看澳角湾海域环境和村容村貌,详细了解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交易情况。得知不少海产品购销两旺,村民收入不断增加,习近平很高兴。他对纷纷围拢过来的村民和渔民们说,你们村我23年前来过,至今记忆深刻。这次来看到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很是欣慰、很有感慨。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村级党组织要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考察时,同谷文昌干部学院教师、学员代表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随后,习近平来到谷文昌纪念馆,了解谷文昌同志感人事迹,听取当地传承红色基因情况介绍,同谷文昌干部学院教师、学员代表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学习,树牢正确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学习谷文昌同志,不仅要高山仰止,还要见贤思齐,像他那样做人、为政。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关帝文化产业园考察。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5日下午,习近平在漳州市东山县关帝文化产业园考察。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在关帝文化产业园,习近平听取当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两岸文化交流等情况介绍。他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6日上午,习近平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参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果展。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6日上午,习近平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考察时,同综合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6日上午,习近平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考察时,同综合服务大厅现场工作人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6日上午,习近平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考察时,同综合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6日上午,习近平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考察时,同综合服务大厅现场工作人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16日上午,习近平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考察时,同综合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16日上午,习近平在厦门考察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他参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果展,听取当地扩大改革开放、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等情况介绍,同综合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互动交流。习近平指出,厦门特区经过40多年发展,发生了当年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今天,抓改革开放,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比过去要求更高了。福建和厦门要适应形势发展,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再立新功。16日下午,习近平在厦门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福建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实施科技重大攻关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营造更加完善的创新环境、更有吸引力的人才环境。牢牢守住实体经济,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习近平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继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活力。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优先抓好民生领域各项改革。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巩固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功能。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习近平指出,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健全深化山海协作机制,加强山海统筹、强化功能互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流域、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壮大县域经济,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守耕地红线,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森林食品、林下经济,不断挖掘培育“森林粮库、钱库”。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加强对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防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习近平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广泛凝聚侨心。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党员干部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锐意进取、善作善成。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不忘初心、担当作为、廉洁奉公,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习近平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抓好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2024.10.18
查看更多
18
2024.10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新华社合肥10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安徽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上持续发力,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和省长王清宪陪同下,先后来到安庆、合肥等地,深入历史文化街区、科技创新园区等考察调研。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17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安庆桐城市考察。地处城中的六尺巷,因清代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吴家互相退让三尺地基而成,是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习近平来到这里,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察看“桐城派”相关文物资料,听取当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情况介绍。他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时,同当地居民和游客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当地居民和游客见到总书记,纷纷围拢上来。习近平亲切地对大家说,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合肥滨湖科学城考察时,同现场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合肥滨湖科学城考察时,同现场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随后,习近平来到合肥滨湖科学城,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听取当地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介绍,同现场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他在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高新科技产品前一一驻足,仔细察看,不时表达赞赏之意。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 18日上午,习近平听取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安徽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效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作用,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带动省域内区域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加大吸引外资、稳定外资力度,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解决好重点人群就业,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和公共文化等服务向农村覆盖。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传承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移风易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习近平指出,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持续为基层减负。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习近平强调,要抓好第四季度经济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举措,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2024.10.18
查看更多
10
2024.10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10月9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当前我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喻云林,市政协主席王常松,市委副书记陈辐宽,市委常委,有关市领导出席。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中央政策效果持续向好,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持续向好。当前,我市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还需付出艰苦努力。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中央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撑,有区位、港口、产业、教育科技人才、城乡空间资源等优势,天津发展未来可期。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经济形势,坚定信心,集中精力,同心协力,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抓住有利时机,用足用好中央一揽子政策,切实提高落实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用足用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分产业、分行业、分类型把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细,抓好工业、现代服务业、农业提质增效,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动金融与全产业链深度协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上云上规上市,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用足用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守住兜牢民生底线,抓好冬季供暖保供,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促进群众增收,优化消费服务供给,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推动文旅商贸深度融合,充分激发消费潜力。用足用好支持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抓好“两新”“两重”等投资项目实施,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有效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园区,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财税、产业、科技等政策协调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会议强调,要坚持干字当头、做到善作善成,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加强运行调度,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变化,及时精准施策。坚持正确政绩观,提高能力本领,发扬务实作风,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充分激发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条战线要围绕中心工作履职尽责,经济大区要真正挑起大梁,其他各区要比学赶超,共同为全市经济大盘作出更大贡献。会议听取我市政治安全、社会稳定、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情况汇报。会议强调,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首都政治、安全“护城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舆论引导,做好正面宣传,努力营造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抓好安全生产,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部位,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提高矛盾纠纷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关心关爱英雄模范,注重选树先进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切实凝聚起战胜风险挑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的强大力量。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天津力量。市有关部门和各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2024.10.10
查看更多
1 3 4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