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医院动态
筑牢安全防线,护航高质量发展——天津市环湖医院召开后勤物业安全风险警示教育会
筑牢安全防线护航高质量发展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近年来高度重视后勤物业管理与服务提升工作,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后勤保障作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保障医疗秩序平稳的重要支撑,通过持续优化管理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着力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2025年7月16日,为进一步夯实后勤物业安全基础,压实安全责任,提升服务效能,医院组织召开后勤物业安全风险警示教育会,分管副院长岳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岳伟副院长首先代表院党委传达了对后勤职工及第三方服务人员的关心与重视。岳院长指出,第三方服务单位是医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工作人员也是医院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医院始终将大家视为“一家人”,希望全体人员能以院为家、爱岗敬业,共同为医院发展和患者服务贡献力量。随后,岳院长结合全国及本市医疗卫生系统后勤安全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医院后勤物业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围绕七方面进行安全风险警示部署:一是严守患者隐私保护红线,严禁违规收集、传播患者信息及以权谋私,规范电子设备使用。二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变电室、锅炉房、电梯等重点部位和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严格监管食堂食品安全;有限空间作业严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高空作业规范审批并做好防护。三是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设施巡查,强化应急演练,严格动火作业管理。四是深化医德医风建设,增强第三方物业人员服务意识,严守廉洁底线。五是严格安检管理,对进入医疗区域人员实行“逢包必检、逢疑必查”,规范安检设备管理,第三方人员进出安全通道须遵守“一人一卡、本人刷卡”原则。六是做好防汛应急管理,全面排查隐患,储备足量物资,汛期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开展应急演练。七是压实责任、强化监督问责,第三方单位负责人要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并更新人员信息档案,确保员工岗前安全培训合格;医院将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随后,职能科室负责人分别提出工作要求:保卫科副科长张宫放强调,要保障车场入口畅通、车辆停放有序,杜绝占用消防车道和急救通道;严格执行门诊、住院部入口安检标准,严禁违禁品入院;住院部卡口秩序人员需按规定礼貌放行;做好消防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总务科科长黄树青指出,对泄露患者信息、与院外不法势力勾结谋私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严厉处理;后勤物业要确保变配电、液氧系统等设备设施运行良好、检查合规,保障医院医疗需求;医院将加强对第三方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对问题及时约谈责任人整改,对整改不力者予以处罚。 纪委办主任金奕要求,各单位要严守廉洁底线,杜绝收受红包、违规牟利等行为,维护医院风清气正环境;严厉禁止与院外不法势力勾结谋私。 赛丽物业、医管家物业两家物业公司负责人作表态发言,表示将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坚决执行院内各项规定,加强员工培训与监督检查,把风险隐患防范作为首要工作,严厉杜绝患者信息泄露等违规行为。 此次会议由总务科副科长范佳乐主持,医院纪委办、总务科、保卫科、设备物资科等职能部门,以及物业、动力运维、安检、电梯维保、食堂等第三方服务单位近300人参加。 此次后勤物业安全警示教育会的召开,是医院党委践行“以患者为中心”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医院安全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院党委对后勤物业安全工作的持续关注和强力推动。下一步,市环湖医院将持续紧盯后勤物业安全责任落实,强化督导检查,推动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切实守护医患生命财产安全。
2025.07.17
查看更多
推动卒中中心高质量建设,助力“百万减残”基层落地生根——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百万减残高级管理研修班圆满结业
2025年7月9日至11日,由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天津市环湖医院主办的“卒中中心建设与百万减残高级管理研修班”在津圆满举办。来自全国十余省市的医院30余名管理干部齐聚天津,共同聚焦卒中中心高质量建设与“百万减残工程”落地实施。本次研修班由天津市环湖医院牵头,依托天津大学医工融合平台与政策支持,紧扣“组织体系重塑—流程治理优化—技术能力提升”主线,通过专题授课、实地教学、系统研讨立体化培训模式,赋能全国卒中防治“管”与“干”的协同提升。7月9日上午,卒中中心建设与百万减残高级管理研修班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正式开班。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吉训明进行远程视频致辞,祝贺此次研修班顺利开班,肯定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举办系列高水平培训的积极意义,鼓励学员们积极投身“百万减残工程”,为提升卒中防治管理水平贡献力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脑卒中管理专项办公室、国家卒中学院管理办公室主任曹雷、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天津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倪广健、天津大学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李伟锋以及环湖医院各位领导、卒中领域相关专家、教师代表等领导嘉宾参加出席仪式,共同见证开启高级管理研修班的重要时刻。 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致辞。他指出,卒中防治是一项跨学科、跨系统的复杂工程,必须坚持“政策牵引、平台支撑、人才驱动”的协同推进路径,实现从“建中心”向“强体系”的有序跃升。鼓励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立足本地实际,在医教研管融合发展上深耕细作、形成特色,努力打造卒中防治的可复制样板。 天津大学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李伟锋在致辞中提到,脑卒中防治工作已上升为国家公共卫生战略重点,天津大学与天津市环湖医院联合设立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充分整合高校科技资源与医院临床实践力量,共同建设面向全国、辐射基层的医工协同与人才培养平台。 老专家代表王金环教授回顾了脑卒中防治培训班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全流程管理的重要作用,鼓励学员们持续提升卒中管理水平,勇攀高质量管理高峰。 研修班由天津市环湖医院副院长岳伟、天津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赵晶晶主持。 Day 1 制度建设·流程再造·管理赋能首日课程聚焦卒中中心建设与绩效管理,突出“制度设计+流程治理”的双轮驱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脑卒中管理专项办公室、国家卒中学院管理办公室主任曹雷系统介绍了“百万减残工程”的政策体系与落地经验。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天津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倪广健、天津市环湖医院副院长巫嘉陵、副院长王红光、脑血管病融合病房科主任魏铭,分别就脑卒中管理与质控、国家卒中学院“心脑同治”体系建设、卒中标准化流程与技术管理等内容展开深度讲解。 在“绩效运营专场”中,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晶、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周伟、天津市环湖医院教授王金环围绕医联体外科联动、医保支付战略、生物医药数据共享、基层卒中中心建设实践等关键议题进行授课。 本次培训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现场教学环节中,带领学员们直击现场,深入卒中实地教学基地,参观急诊绿色通道、门急诊一体化布局与专科门诊、“暖心环湖400热线”,沉浸式感受卒中服务流程的高效运行。 Day 2 医防融合·技术提升·科研创新  第二天课程聚焦医防融合与学科能力建设。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郑文龙分享了市级心脑血管防控多部门联动协同路径,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毅、天津市环湖医院韩彤主任、于德林主任、金奕主任,围绕卒中筛查随访、影像评估、超声应用、护理管理等内容多维度解读卒中防控实践。脑血管病专家范一木、尹龙、安中平以及相关科主任和职能科长进行主持。在卒中管理与科研专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研究员王国华、天津市环湖医院总会计师马洪兰、天津市肿瘤医院医保办主任田羿、天津市环湖医院副院长岳伟,分别从临床研究协同创新、专病运营新模式、医保政策管理、三级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等角度进行讲授与研讨。 学员实地走访多学科脑血管融合病房,充分感受我院学科共建思路与成效,体会多学科模式在卒中管理中的优势,以及对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随后参观走访康复医学科,学习现代康复管理模式。 晚上主题班会,佟小光院长亲自与学员们展开互动交流,围绕区域卒中防治的管理经验与脑血管病前沿思考进行深入讨论,回答学员们问题,充分交流、气氛热烈。学员们纷纷表示珍惜与佟小光院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深刻感受到神经外科顶尖专家在专业领域的“特有温度”。 Day 3 天津大学智慧卒中专场:科技融合与前沿体验 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医工结合在脑血管病领域的实际应用,特别设置天津大学“智慧卒中”专场,由张丽丽主持,走进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办公室董玥欣老师、天津大学医科院副院长刘源、陈龙副教授、杜鹃副教授为大家讲解脑机接口临床应用、智能康复、非侵入神经调控和康复技术,体验脑机接口、运动分析等前沿技术在卒中防治中的应用,带领学员亲身体验脑控机器人、神经调控设备科研平台,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康复实验室 ,展现医工融合在临床重症、康复领域的广阔空间,给大家在卒中防治工作中的智能化转型路径探索启发新思路。全体课程结束后,下午在天津大学云脑厅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结业式,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和天津大学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姚旺出席。学员们回顾了三天充实的学习经历,学员代表发表了充满深情的结业讲话,纷纷表示环湖医院展现了团队协作的默契和对专业精进的执着追求,圆满完成学习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汲取到的管理经验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延伸,随时再回来补充能量、笃定前行。葛乐书记和姚旺处长为学员们颁发了天津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证书和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结业证书,希望卒中中心建设与百万减残高级管理研修班学员立足管理岗位第一线,勇担高质量管理使命,共同投入卒中防治体系建设。 天津大学医院管理处副处长姚旺在讲话中提到,大家要将此次所学真正转化为管理思维与行动方案,持续提升本单位卒中治理能力,推动医工融合发展,共同推动“百万减残工程”在基层落地见效。 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发表总结讲话。葛乐书记强调,卒中防治是一项国家战略层面的系统工程,管理干部不仅要有理念引领的高度,更要有组织落实的能力。学员们要扎根一线、融合实战,真正成长为具备系统思维与战略视野的新时代卒中管理“大医生”。同时,期待卒中学院持续拓展合作边界,打造全国卒中领域“理念共创、机制共建、实践共进”的高能级平台。 本次历时三天的卒中中心建设与百万减残高级管理研修班圆满结业,标志着我院在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培训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培训全流程管理的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培训辐射范围广,走向大江南北、全国各地,为全国卒中事业贡献环湖力量。
2025.07.15
查看更多
环湖科普丨稳住血压,记住这6点——夏日血压管理“最全攻略”!
夏日血压管理全攻略夏日的热浪翻滚,不仅带来汗水与疲惫,更悄悄影响着我们的血压!高温下,血管扩张、出汗增多、血液浓缩、电解质失衡、空调房与室外温差大、饮食偏咸或贪凉,都可能让血压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继而诱发急性心脑血管意外情况。别担心,这份专属你的夏日血压管理攻略,助你安然度夏!稳住血压记住这6点核心策略一:密切监测,心中有数规律测量:早晚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尤其晨起服药前),记录变化趋势。警惕异常:血压波动过大(如持续过低或突然升高)、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异常乏力时,立即就医!科学测量:测量前静坐5分钟,手臂与心脏平齐,使用合格血压计。核心策略二:智慧补水,稀释血液 少量多次: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再喝。白开水、淡茶水(如菊花茶、决明子茶)是最佳选择。每日目标:一般成年人建议1500-2000ml(视出汗量调整)。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宜)。拒绝刺激:少喝冰水、含糖饮料、浓茶咖啡,限制酒精(加重脱水)。 核心策略三:清淡饮食,稳住血压 合理管控盐分:每日食盐<5克。警惕酱油、味精、腌制品、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如果高温高湿环境作业出大汗或者有呕吐腹泻等体液丢失时,也要注意补充盐分啊!补钾高手:多吃新鲜蔬果(香蕉、菠菜、土豆、蘑菇、番茄)和豆类,帮助排钠、保护血管。拒绝油腻:减少高脂、高糖食物,减轻血管负担。优选清蒸、凉拌等烹饪方式。 核心策略四:科学运动,凉爽优先避开高温: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运动。温和适度:散步、太极拳、游泳、室内操等低强度运动更安全。避免烈日下剧烈活动。量力而行:运动时注意身体信号,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核心策略五:规律用药,切勿擅调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是血压稳定的基石!不随意改:切勿因夏季血压看似“正常”而自行减药或停药!必须由医生评估调整。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沟通,根据血压变化和季节特点优化治疗方案。核心策略六:舒适生活,身心平衡防暑降温:使用空调/风扇(避免直吹,室内空调温度设为26-28℃),穿着透气衣物。避免骤冷骤热。充足睡眠: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营造凉爽、安静的睡眠环境。情绪稳定:天热心易躁,学会放松(深呼吸、冥想、听音乐),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引发血压飙升。行动起来,拥抱健康夏日!制作“饮水小卡片”贴于显眼处,提醒自己定时补水。设置手机闹钟,准时提醒测量血压和服药。健康小贴士: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外出务必做好防晒(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随身携带水和必备药品。重点人群关注与应急处理:1. 高龄及合并症患者:60岁以上或合并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的患者,血压波动风险更高,家属需加强监护。2. 低血压应对:若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立即平卧,抬高下肢,饮用糖水或淡盐水,缓解后及时就医排查原因。稳住血压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日常点滴的坚持。这个夏天,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血压,享受轻松、健康的活力时光!如有疑虑或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或前往医院——您的健康,值得我们共同守护!
2025.07.14
查看更多
“我听到了!虽然还在适应,但慢慢的声音开始清晰和真实”——天津首例听神经瘤切除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开机迎新“声”!
继成功实施天津市首例“听神经瘤切除联合人工耳蜗植入”一体化高难度手术后,(【天津首例】听神经瘤切除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术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成功实施)天津市环湖医院颅底外科中心再传捷报:患者人工耳蜗开机效果远超预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声音回归!这标志着由天津市环湖医院颅底外科中心神经外科十病区、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电生理科联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高志强教授团队共同完成的这项里程碑式手术,在“治愈”与“复聪”两方面均取得圆满成功,为复杂侧颅底疾病患者点亮了全新生机。经过精心的术后恢复和准备,患者迎来了听力恢复的关键时刻——人工耳蜗开机调试。在听力师团队的专业操作下,随着设备启动…开机瞬间反应积极 患者对声音刺激表现出即时且清晰的感知,神情专注。早期效果令人振奋经过初步调试和适应,患者已能有效分辨环境声音(如敲桌子声、拍手声),并对简单的言语指令做出准确反应。高频听力改善显著尤为令人欣喜的是,在针对学生至关重要的高频听力测试中,患者表现远超术前预期,为未来恢复学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听到了!虽然还在适应,但慢慢的声音开始清晰和真实……” 患者分享着开机后的感受,言语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颅底外科中心主任、耳鼻喉科专家刘钢主任表示:“开机初期的良好反应,尤其是高频听力的明显改善,充分证明了术中耳蜗神经保护的成功以及人工耳蜗植入位置的精准。这是整个团队技术实力和多学科协作完美结合的成果,也为患者后续的言语康复和回归社会创造了最佳条件。”此例“听神经瘤切除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术”成功填补了天津市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实现了从“切除肿瘤”到“重建听力”的治疗策略的飞跃。彰显了环湖医院在治疗复杂颅底疾病领域的技术实力,为因罹患听神经瘤引发极重度耳聋的患者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例。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专家高志强教授表示,津京协作典范,手术质量极高,开机效果喜人,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来自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十病区的听神经瘤专家王宏主任表示,这例手术在毫米级的操作间隙中平衡了肿瘤切除与神经保护,术中多模态监测为人工耳蜗植入奠定了功能基础。患者术后无面瘫、开机效果良好,印证了团队技术路线的精准性。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十病区主任马越指出,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多学科融合颅底外科中心,从鼻颅底到侧颅底疾病,从颅眶沟通病变到头颈病变,从良性肿瘤如垂体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到恶性病变如脊索瘤、转移瘤等,我们率先以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核心,以功能修复重建为目标解决全颅底疾患。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对手术效果给予肯定,并表示环湖多学科融合模式(MDT)是攻克复杂颅底病变、实现功能完美重建的有力支撑。这例手术及开机效果,是我院倡导的“功能重建”理念最生动的实践和成功证明,也是神经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高难度手术,驱散肿瘤阴霾,重燃聆听希望。环湖医院颅底外科中心,以顶尖技术与仁心仁术,为生命守护健康,助力年轻学子走向新“声”。
2025.07.10
查看更多
David Wang教授莅临我院指导交流,助力神经病学“高峰”学科建设​
David Wang教授指导交流 助力神经病学“高峰”学科建设 近日,国际知名神经病学专家David Wang教授莅临我院指导交流,为环湖医院神经病学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神经病学“高峰”学科建设。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首先代表医院向 David Wang 教授致以最热烈的欢迎。葛书记表示,David Wang 教授在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业界广受赞誉。当前,环湖医院正处于学科建设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像 David Wang 教授这样的知名专家指引方向。今年以来,环湖医院和天津大学联合成立的天津大学国家卒中学院分院围绕再灌注治疗及其质量管理开展了多期专题培训,这些培训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内再灌注治疗水平,更能推动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领域的规范化发展。而此次与 David Wang 教授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专题培训成果,整合国际先进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对医院在神经病学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临床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表示,David Wang 教授的到来让医院的学术氛围愈发浓厚,年轻一代的医生将获得更广阔的成长平台。希望在 David Wang 教授的指导下,医院年轻医生能快速成长为既懂临床又精科研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环湖医院神经病学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随后,副院长巫嘉陵详细介绍了环湖医院神经内科在脑卒中临床、质控和临床研究方面开展的工作和未来设想。David Wang教授听了巫院长的介绍,对环湖医院在相关领域做出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也针对目前各领域的工作给予了详细而具体的指导意见。 最后,David Wang 教授作为中国卒中学会(Chinese Stroke Association, CSA)官方英文期刊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SVN)执行副主编和总编辑,围绕 “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未来方向” 的主题展开专题讲座。讲座中,他回顾了再灌注治疗的历史,强调了2025年对卒中界的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重点介绍了目前再灌注治疗,特别是静脉溶栓方面的热点问题,并结合我院实际指出了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内容兼具学术深度与临床指导性,让与会人员深受启发。David Wang 教授的到来,为天津市环湖医院注入了巨大的发展动能。作为国际顶尖科研团队的领头人,他将带来国际领先的研究思路、国际化的临床诊疗思维及学术平台。这不仅能全面提升医院神经病学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更将推动医院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年轻医生临床科研能力,稳步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增长、学科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为环湖医院神经科学事业的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2025.07.09
查看更多
1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