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医院动态
用“高压氧”唤醒沉睡的“生命”
在天津市环湖医院高压氧科,每天都有特殊患者接受着“时光胶囊”般的治疗。这些因颅脑损伤、脑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导致慢性意识障碍的患者,正在通过高压氧治疗重获与外界沟通的契机。高压氧治疗:神奇的“时光胶囊”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独特的物理治疗手段,它通过将患者置于1.5-2.0ATA(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并同时吸氧,使血氧含量大幅提升近20倍。这种治疗方式就像给大脑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改善脑组织微循环,为大脑的复苏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尤其是对处于“微意识状态”的患者,这种治疗具有显著的唤醒作用。临床数据显示,早期进行规范的高压氧治疗,可使45%以上的患者意识水平获得提升。高压氧舱多学科协作:量身定制“唤醒方案”由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高压氧科组成的多学科合作团队,通过行为学量表、脑电图、功能磁共振等先进的评估手段,为每位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建立专属的促醒档案。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促醒全周期都配备了专业的医护监护。舱内的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就像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患者的健康状况,并且能与病房实时联动,为患者的治疗保驾护航。天津市环湖医院高压氧科目前已建科30余年。作为天津市高压氧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帮助百余例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改善了生存质量,其中部分患者甚至恢复了意识状态。我们相信,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每一个沉睡的生命都值得被温柔唤醒。天津市环湖医院高压氧科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联系电话:022-59065905
2025.03.27
查看更多
体重、BMI、腰围……读懂体检报告中的“健康密码”,健康体检中心喊您来预约啦!
当我们拿到体检报告时,常常会被上面的各种数字和指标弄得一头雾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聚焦于体检报告中几个关键的健康指标——体重、BMI(体质指数)和腰围,解读它们的含义,以及其蕴含的重要健康信息。体重体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了身体的重量,但仅仅看体重并不能全面了解健康状况。体重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运动、水分摄入等。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波动,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示信号,需要引起重视。体质指数(BMI)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计算起来较简单,即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就能得到数值。BMI=体重(kg)/身高(m)²比如,一个人的体重为70千克,身高是1.75米,那么他的BMI=70÷(1.75×1.75)≈22.86。对于成年人来说,BMI的正常范围在18.5-23.9;如果数值在24-27.9,就属于超重;要是达到28及以上,就可判定为肥胖。腰围腰围是衡量腹部脂肪堆积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过多的腹部脂肪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一般来说,男性腰围≥90 厘米,女性腰围≥85 厘米,就属于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范畴。因此,关注腰围,及时控制腹部脂肪堆积,是体重管理和维护健康的重要环节。(图片由AI生成)科学体重管理 定期体检在体重管理的过程中,定期体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体检能够及时反馈体重管理的效果,让我们清晰了解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方案。通过科学的体重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疑问,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体重管理的专业建议,欢迎随时预约我院健康体检服务。健康体检中心将为您提供全面、个性化的体检方案,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预约通道:请您登录“智慧环湖”微信公众号查询并选择体检套餐,阅读体检须知,之后于工作日10:00-16:00拨打电话022-59065045进行预约,如有项目增减请您务必在打电话预约时进行说明(查询方法:点击下方“智慧环湖”公众号名片,进入登录并注册后依次点选:门诊服务-全部功能-体检预约-体检须知、体检套餐,即可查看详情)。
2025.03.25
查看更多
世界昏迷日丨精评细调 全程管理——天津市环湖医院成功举办线上义诊和科普活动
世界昏迷日 「精评细调 全程管理」 2025年3月22日是第五个“世界昏迷日”。今年的主题是“精评细调,全程管理”,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昏迷患者,推动精准评估与个体化治疗,为每一位“沉睡者”打开希望之门。为了向公众普及意识障碍的科学知识,提高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天津市环湖医院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中心举办“世界昏迷日”慢性意识障碍线上义诊和科普活动。环湖医院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冯珂珂主任首先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及患者家属表示欢迎,并介绍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我院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高压氧科、中医科,以及河北工业大学的多位专家主任参会,为患者家属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引导大家科学就医。 会议主持人由环湖医院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尹绍雅和康复医学科王宏图主任担任。尹主任和王主任对各位专家拨冗莅临本次活动表示诚挚的欢迎,强调了多学科合作在推动慢性意识障碍促醒治疗中的重要性,倡导树立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探讨在慢性意识障碍领域如何实现医工结合、多学科协作以及多中心的深度合作,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治疗不断向前发展。 科普活动首先,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中心程轶峰主任带来了《慢性意识障碍的评估》,评估对于慢性意识障碍至关重要,是促醒治疗的前提和基础。程主任详细讲解了CRS-R量表在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评估中的重要性及具体操作方法,为精准评估患者意识状态提供了实用工具,而后又从影像学和电生理学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先进影像电生理技术支持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随后,来自河北工业大学和我院的三位讲者围绕当前最为先进的无创和有创神经调控技术展开分享,介绍了神经调控手术对意识障碍患者促醒治疗的重要价值。河北工业大学王海力博士分享了《意识障碍患者的无创电磁神经调控》,王博士展示了经颅磁刺激无创神经调控在意识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潜力及最新研究成果,为这一领域的治疗手段拓展了新的思路。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冯珂珂主任分享了《昏迷患者外科促醒手术治疗》的经验,冯主任通过具体病例介绍了包括DBS、SCS在内的多种神经外科手术在昏迷促醒中的应用时机、手术方式及疗效评估,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在手术决策中的关键作用。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吴静超主任深入讲解了《昏迷患者 DBS 手术及病例分享》,吴主任结合实际病例,详细阐述了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在昏迷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策略、手术技巧及术后程控要点,展示了 DBS 手术为部分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带来的积极改变。 除了无创神经调控及外科手术治疗外,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中医治疗对也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管理的重要环节。康复医学科陈鑫龙分享了《昏迷患者康复促醒治疗》,全面介绍了昏迷患者康复促醒的多种方法及最新进展,包括早期康复介入、多感官刺激、康复训练计划制定等,强调了康复治疗在意识障碍患者整体治疗中的核心地位。高压氧科孟君介绍《意识障碍患者高压氧治疗》,分享了高压氧治疗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时机选择、治疗方案制定及疗效评估等方面的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这一辅助治疗手段的详尽知识。中医科吴江莹则从中医角度出发,介绍了《脑病意识障碍患者的中医治疗》,阐述中医在意识障碍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及临床应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意识障碍患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线上义诊会议的最后环节为联合义诊,由多位专家共同参与,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线上咨询的机会。专家们耐心解答疑问,提出专业建议,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评价。这一环节不仅让患者受益,也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本次“世界昏迷日”线上义诊和科普活动的成功举行,不仅为慢性意识障碍领域构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最新研究成果的共享与应用,还推动了慢性意识障碍诊疗技术的进步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深化。未来,我院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将持续致力于功能神经疾病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实践,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
2025.03.24
查看更多
睡眠健康,优先之选丨天津市环湖医院开展“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
2025/3/21 世界睡眠日 义诊活动 睡眠健康优先之选2025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天津市环湖医院成功举办了以“睡眠健康,优先之选”为主题的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专家团队为大家带来了专业的健康指导与贴心的医疗服务。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睡眠障碍问题日益凸显,环湖医院高度重视睡眠健康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不断推动睡眠医学专科建设,加强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致力于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此次义诊得到了院党委的高度重视,是医院长期推动睡眠健康事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彰显了医院在睡眠医学领域持续探索与多学科协作的坚定决心。活动当天,来自神经内科、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医科、心理科等科室的多名专家联合坐诊,围绕失眠、打鼾、日间嗜睡、焦虑抑郁等常见睡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健康评估与个性化解答。专家们耐心倾听市民的困扰,细致分析睡眠障碍的可能成因,并提供科学的改善建议。通过此次义诊活动,专家们向公众普及了健康睡眠知识,提供了睡眠健康指导,传授简单的自我调节方法,并从饮食、用药、心理等方面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健康睡眠习惯,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许多市民在义诊结束后表示,过去对睡眠健康的认知存在误区,通过专家的讲解和指导,不仅了解了如何科学管理睡眠,还学会了一些实用的放松技巧和生活习惯调整方法。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收获了健康知识,更在春日暖阳中感受到了环湖医院医护人员的关爱与温暖。睡眠是健康的基石。天津市环湖医院将继续关注公众的睡眠健康,积极开展更多形式的科普活动和义诊服务,帮助大家迈向更健康的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睡眠,拥抱每一个清晨!
2025.03.21
查看更多
“多年震颤”终改善!DBS手术为特发性震颤患者重启 “稳定” 生活
DBS手术治疗特发性震颤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见过有人手或腿不由自主地抖动?这种看似简单的“颤抖”,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特发性震颤,以及其手术治疗方法——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什么是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以上肢远端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为特点,同时可伴有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震颤频率一般在4-12Hz之间。值得注意的是,30%-70%的患者中存在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过去,人们认为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良性、家族遗传性的单症状性疾病,但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如今已将其视为一种缓慢进展的、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病例分享一位57岁的男性患者,6年前,他就发现左腿开始慢慢加重颤抖,5年前左手也跟着抖了起来,到了最近半年,手抖的情况也逐渐加重。他自诉服用阿罗洛尔(1#,qd)药物有一定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动作性震颤愈发明显,像喝水、进食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动作,对他来说都变得异常艰难,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术前患者震颤明显,无法独立喝水,进食患者来到天津市环湖医院,找到了功能神经疾病诊疗中心梁思泉主任团队。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专家们决定为患者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治疗,靶点为双侧后丘脑底核区(PSA)靶点。与传统的腹中间核(VIM)靶点相比,PSA靶点具有副作用小、刺激参数低等显著优点。手术采用局麻的方式,在术中测试时,就发现患者的震颤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梁思泉主任进行手术术后电极融合和三维重建图像术后震颤明显缓解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大脑里安装了一个“小开关”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一种神经调控治疗方法,通过在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发放电脉冲来调节异常的神经信号传递,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多种类型震颤,包括特发性震颤(ET)、帕金森(PD)震颤、红核震颤(HT)、下橄榄核变性(HOD)震颤、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震颤等,DBS手术可以有效改善震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靶点进行刺激,在上述病例中,选择的PSA靶点就为患者带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出现了类似的震颤症状,千万不要忽视,建议及时就医。特发性震颤虽然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5.03.19
查看更多
1 23 4 5